文:蔡幸珍2012.3.27
◎童話世界中的『3次』潛規則。
『猴可愛』住在一個小島,牠交了許多的朋友,和牠們一起度過自由自在的每一天。早晨,牠們和太陽公公一起起床,第一件事尿尿,第二件事吃飯,第三件事就是玩「丟青蛙」,到了晚上,就乖乖睡覺。『猴可愛』覺得大家和牠一樣都是猴子,所以,一眼望過去,好像有很多個牠在那兒,連牠自己都分不清楚,哪個才是真正的牠了。
直到有一天,一隻固執的螃蟹咬住『猴可愛』耳朵,不肯放開,牠發現自己成了『螃蟹耳猴子』,而且是唯一的一隻,牠討厭自己是唯一變成『螃蟹耳猴子』的,於是牠偷偷地將大家的耳朵都夾上螃蟹,只是,那些螃蟹都不是固執的傢伙,天亮以前,都紛紛離開了,只有『猴可愛』的耳朵還夾者固執的螃蟹。
『猴可愛』覺得好孤單,這時候,爺爺抱著好吃的東西走過來,牠們一起吃著東西。爺爺一邊吃一邊說起爺爺小時候的故事。
爺爺小時候住在一個小島,牠交了許多的朋友,和牠們一起度過自由自在的每一天。早晨,牠們和太陽公公一起起床,第一件事尿尿,第二件事吃飯,第三件事就是玩「丟青蛙」,到了晚上,就乖乖睡覺。爺爺覺得大家和牠一樣都是猴子,所以,一眼望過去,好像有很多個牠在那兒,連牠自己都分不清楚,哪個才是真正的牠了。
直到有一天,一隻固執的章魚咬住爺爺的尾巴,不肯放開,牠發現自己成了『章魚尾猴子』,而且是唯一的一隻,牠討厭自己是那唯一一隻變成『章魚尾猴子』的,於是牠偷偷地抓了許多章魚吸住大家的尾巴,只是,那些章魚都不是固執的傢伙,天亮以前,都紛紛離開了,只有爺爺的尾巴還夾者固執的章魚。
爺爺覺得好孤單,這時候,爺爺的爺爺抱著好吃的東西走過來,牠們一起吃著東西。爺爺的爺爺一邊吃一邊說起爺爺的爺爺小時候的故事。
我講到『猴可愛』的爺爺的小時候的故事時,班上已經有小朋友猜到劇情的重複性,可以跟著我一起講故事,等到我說到第三次重複的故事情節—『猴可愛』的爺爺的爺爺的小時候的故事時,全班的小朋友已經可以異口同聲、完完整整和我一起說著『猴可愛』的爺爺的爺爺的小時候的故事。
當我作勢要說第四次重複的故事情節—『猴可愛』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小時候的故事時,全班已經「哇~」,有的人抗議說不要再說同樣的故事,接下來怎麼樣了呢?有的人是開始以飛快的說故事速度,快速地說完一整遍『猴可愛』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小時候的故事,然後還有『猴可愛』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有的則仍然保持耐心,開開心心地,很有把握地將第四遍同樣的故事再說一遍。
述說一個情節重覆3次的故事,述說到第2次時,小朋友就會發現重複了,到了第3次,就會很有自信、很有把握故事的發展,然而到了第4次,小朋友們就展現出不耐煩的表情,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童話故事中有『3次』這樣的潛規則。
伊東寬是說故事高手,當然,故事的結局不落俗套。你猜,後續故事怎麼發展呢?趕緊去找推守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猴子就是猴子》來看看吧!
◎「丟青蛙」事件
看到伊東寬安排猴子的玩耍是「丟青蛙」時,我愣了一下,這樣妥當嗎?這樣不是虐待動物嗎?當小朋友聽到時,紛紛發言說「這樣青蛙好可憐!」,「這樣青蛙會死掉!」,但也有人說「猴子每天就是玩、玩、玩,真好!」
如果把「丟青蛙」想成是丟真正的動物青蛙,那的確不太好,不過,再想想牠們不就是猴子,是動物而已,不用上學讀書,所以沒學到要愛護青蛙等等小動物這種高尚的道德情操。
另外,「丟青蛙」可能只是一種遊戲的名稱。iPhone應用程式與遊戲Frog Toss,是一款類似投藍遊戲的青蛙與水塘荷葉遊戲,靠的是玩家的手指滑動力道與方向。
當然,還有一種解讀是以因果論來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調皮搗蛋的「丟青蛙」這事件引發了後續會有『螃蟹耳猴子』、『章魚尾猴子』和『蛇頭猴子』等等,遭遇各種奇奇怪怪的境遇。這樣解讀似乎又有些太沈重了。
或許「丟青蛙」這遊戲就把它當作是猴子之間一種單純的、淘氣的玩耍遊戲就好,讓讀者覺得猴子們的生活不是那麼平淡、單調、無趣,讓整個故事有點變化,更趣味。哪家的兒子、女兒從小沒做過什麼調皮搗蛋的事呢?哪個男生/女生不也偶爾會捉弄別人?「丟青蛙」這遊戲就只是個比喻,是個象徵,象徵小朋友做過的頑皮事的總稱。
◎「螃蟹耳猴子」事件
故事中,『猴可愛』被固執的螃蟹一夾,成了『螃蟹耳猴子』,『螃蟹耳猴子』長什麼樣子呢?沒有鏡子照的『猴可愛』充份發揮牠的想像力來想一想。『猴可愛』的爺爺和爺爺的爺爺分別遭遇了固執的章魚和蛇,於是變成『章魚尾猴子』和『蛇頭猴子』,『章魚尾猴子』和『蛇頭猴子』又是什麼可愛滑稽的模樣呢?趕緊來看看《猴子就是猴子》一書,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想像一下,然後把牠們畫出來。
什麼是人生中難纏又固執的螃蟹、章魚和蛇呢?伊東寬沒有明白的說。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倒霉事;可能是大事,也可能是小事;可能是真實的事,可能是個性,可能是習慣,可能是人際關係;這當中,留給讀者許多想像的空間、思考的空間和解讀的空間。
這些固執的螃蟹、章魚和蛇,讓我們變得和以前的我們不一樣,甚至與週遭的人更不一樣,然而,聖經傳道書一章九節說「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拉長時間軸看歷史,換個角度來看自己,看世界,其實,自己和別人沒什麼不一樣。不論是螃蟹耳猴子、不論是章魚尾猴子,不論是蛇頭猴子,猴子終究還是猴子。人也是如此。
◎團體中的同和異
這本書是日本人伊東寬創作的。日本、美國、臺灣的民族性、文化和價值觀不太一樣。粗淺概略的來分,美國比較標榜個人,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是舉世無雙的,是無價之寶。日本人則相當重視團體,甚至看重團體勝過個人。臺灣算是介於日本和美國之間吧!
日本有元秀文教授在2011/11/30的「2011年國際閱讀教育論壇:Reading For Fun」中提到日本人的批判性不足的原因有三:
(1)將團體看得比個人重要
(2)覺得反對別人的意見很失禮
(3)覺得反對地位較高的人也很失禮
日本這樣的民族性和《猴子就是猴子》一書相呼應,希望自己和大家一樣,比較安心的求同心態。『猴可愛』一開始和大家一模一樣時,牠覺得一眼望過去,好像有很多個牠在那兒,連牠自己都分不清楚,哪個才是真正的牠了。但是當牠注意到牠變成了『螃蟹耳猴子』之後,和大家不一樣,牠討厭這樣,並且設法要讓大家變得和牠一樣,最後,當然是沒辦法成功的,和大家不一樣,讓『猴可愛』覺得很孤單,爺爺和爺爺們的小時候的故事,讓牠從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族群中,看到了『相同性』,也因此釋懷。
每個人個性不同,有時候,我喜歡和別人一樣,更多時候,我喜歡和別人不一樣。你呢?我很好奇強調個人的美國人看到《猴子就是猴子》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和主張?
◎撫慰人心的療癒書
我覺得《猴子就是猴子》一書也提供給人慰藉,有時候,人給自己貼標籤,而且是貼上負面的標籤,譬如單親家庭的小孩,又譬如失婚的婦女,以為只有自己最可憐,和大家不一樣,但是這一本《猴子就是猴子》告訴讀者「不是只有我一個」、「大家一定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或那樣的事」,人都一樣,大家都一樣。
同,讓人安心;異,讓人孤單。
伊東寬藉由螃蟹耳猴子妙喻人生中的同與異。
換個角度看事情,讓人生豁達開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