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蔡幸珍老師是資深閱讀推廣者也是兒童文學作家,著有圖畫書《100隻豬與100隻大野狼》和《東沙的守護神》,譯有《傷心黑洞》和《完美》。她經常上台北廣播電台「幸福生活館」和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分享故事,也常常到全國各地說演故事和演講,分享書的豐富和美好! 【現任】 台北廣播電台FM93.1 『幸福生活館』節目嘉賓、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教育好夥伴』節目嘉賓、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華岡興業基金會故事師資培訓課講師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2012/12/6新莊社大綠色行腳:瑞芳蕃仔澳海岸地形之旅

文:蔡幸珍 2012.12.6
—新莊設大綠色行腳
講師蔡桉浩老師

      這陣子陰雨綿綿,雨下個不停,朋友戲稱都要生菇了,感謝上帝,2012.12.6(四)是個好天氣,讓我們新莊社大綠色行腳的同學們,有個快樂的出遊日。當天,我們一行人驅車前往瑞芳的蕃仔澳。

      臺灣有蘇澳、南方澳、澳底、蕃仔澳。這些地名都有『澳』字,『澳』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澳就是凹的意思,指的是港灣,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



☆植物篇:


      蔡老師帶我們去看蕃仔澳特殊的海蝕地形之前,沿途也為大家解說海濱的植物。
大葉山欖的花。花的子房在花瓣之下,所以稱為子房下位。最右邊的花,怎麼是空心的呢?那是因為花中心的柱頭和子房脫落的緣故(中)。左邊是完整的一朵大葉山欖的花。
大葉山欖又名臭屁樹、台灣膠木。大葉山欖是噶瑪蘭族的『家鄉的樹』,怎麼說呢?當噶瑪蘭族人要遷徙時,會帶一棵大葉山欖的幼苗,當找到新的居住地時,會將幼苗種下。這麼說來,追蹤大葉山欖的分佈,也是研究噶瑪蘭族人分佈和遷徙的參考依據之一。
海芙蓉。
台灣海藻。
石板菜。
搖曳生姿的芒草。
一回生、二回熟,這是我手做的牙刷,用芒草的莖作成的。
這是再添大哥製作的笛子,好復古的童玩。他用林投樹的葉子製作而成。先削掉刺的部分,以嫩葉的基部當笛子的吹嘴,將葉子捲成擴音器。

☆地質篇:

     班上的同學剛於2012.11.22上了黃婉玲精彩解說的『地質與生態的懈逅』的室內課,對於岩石的形成、大寮層、沈積岩、砂岩、頁岩、泥岩、生痕化石的記憶猶新,今日到蕃仔澳見遊,和這千萬年的石頭對話。

     瑞方蕃仔澳和野柳一樣,在地質上是「野柳群」中的大寮層,距今約2200~2000萬年。岩層主要是砂岩。


發揮你的想像力,看到印地安酋長了嗎?

     長年經海浪的侵蝕、風化作用的影響,而形成的『印地安酋長』地形。每年的10月份左右,是金花石蒜的花期,黃色的金花石蒜彷彿是為印第安酋長加冕的皇冠。 



生痕化石。
生痕化石。
沙錢海膽化石。

蕈狀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說他像什麼就是什麼?老師說像花生殼,你說呢?

海蝕洞。像不像一隻大象呢?我有看到大象的鼻子、頭部和牠的大耳朵呢!

這兒還有三隻大象,你找到了嗎?
一段短短的路,不到10分鐘的路程,我們以3個小時的時間漫遊。



☆漁業篇:


     最近我剛聽完海洋文化作家廖鴻基的演講,正在閱讀廖鴻基的《討海人》、《鯨生鯨世》、《漏網新魚》等書,因此對於蕃仔澳的漁船感到特別好奇。

配備有強力照明的船隻,是利用魚的趨光性來捕魚的。大多在晚上作業。


船頭處,如果有鏢臺,就是捕旗魚的船。
哇!原來捕魚用的漁網這麼大啊!
這些船員正在整修這條膠筏。
看到我要拍攝,這些船員很開心和我打招呼、開玩笑。


漁網如此的大,也非常的重,所以要出動卡車來搬運。
沿岸有釣客釣魚,一會兒魚兒就上鉤了。遇到不合意的,太小的,釣客也會將魚放生,看到被釣起的魚兒,當回到海中,又快速游去的身影,真開心。

船員說這是老板看不上眼的魚,他們將這些魚曬乾,打算帶回大陸。

海上工作台。

☆圖畫書&海洋文化書籍篇:


     今日的課程讓我想到二本書,一本是李如青的《旗魚王》,一本是廖鴻基的《討海人》。


文圖:李如青,聯經出版社。
作者:廖鴻基,出版社:晨星。
      今天這一堂課始於美食日式蒸蛋,也在阿華鯊魚羹美食中劃上句點。這樣的小確幸,僅限於有搭乘阿水哥車的同學,而我是其中之一。上完一整堂精彩的地質課,吹了3個小時的海風之後,老師帶大家去吃阿華鯊魚羹,讓我的胃也跟著暖和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