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陳櫻慧老師。上課日期:2010/3/7。上課地點:書香協會書香講堂。
紀錄:蔡幸珍 2011/3/10
講師陳櫻慧老師特別為大家整理了《南瀛之美》系列繪本的相關資訊。
◎《南瀛之美》出版相關資訊如下:
有關《南瀛之美》系列圖畫書是台南縣特有的鄉土文化的圖畫書-其中包括人物,民俗,節慶,史蹟,地理,名勝,生態,產業,動、植物等。
最早由蘇振明教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與曹俊彥、林良……等,經由農委會合作《田園之春》圖畫書,介紹整個台灣的民俗風情。但身為台南人的蘇教授,希望能回饋故鄉,便於1997年提出企劃案,規劃了與台南縣相關的100個主題的書目。獲得當時台南縣文化局局長葉嘉雄與科長涂淑玲的大力支持,便爭取經費,於1998年正式執行,加上當時市面上充斥著外來圖畫翻譯書,推動本土圖畫書也是主要用意。
原本規劃每套十本,但後來第一套以六本出現,之後便都以一套六本為基準。第一套~第三套,皆由台南縣文化局成立編輯委員,由蘇教授帶領,從找作繪者開始、到後製印刷一手包辦!
從第四套開始,才委由青林出版社出版,前後出版三套,中間曾有單本出版,也是由青林出版,利用出版社的通路、行銷、推廣的專業,提升書籍的能見度與銷售量。
去年最後一套,則是由台南縣文化局本身自己出版,從台南縣舉辦了五屆的「讀寫話南瀛」的兒童參賽作品中選出優良作品加以出版,這套總共五本,實則有七個故事,因為其中兩本因為故事篇幅僅16頁,於是將類型相同的故事(例:一個阿公、一個則和阿嬤有關的故事)合訂成一本,成了「雙頭書」(也就是往後或往前各一個故事)。
「南瀛之美圖畫書」第一套2000年一推出便獲得「行政院新聞局圖書出版金鼎獎」,更多次榮獲參選「法蘭克福書展」及「波隆那國際書展」及「國家出版獎」等獎項鼓勵。不僅受各界專家學者的推崇,也有兒童文學相關領域的論文研究;並搭配「網路行銷」的方式,以「南瀛之美圖畫書帶你去旅遊」的概念,結合「南瀛行旅文化觀光網站」將圖畫書以電子書方式,告訴民眾在地的文史、物產的故事。
目前南瀛之美圖畫書總共有45本書,是少數以「產業發展」為主的圖畫書,大量採用跨頁全景式描繪實景。協助孩子對在地、本土、生活文化、週邊事物、民俗宗教的瞭解,在有限的32頁數內,用圖文共奏來傳達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
其中《少年西拉雅》從企劃、編輯,直到出版,展延了五次之多,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並印製有英文版及改編為音樂劇、《玉井芒果的秘密》則印有日文版。
未來仍持續有出版計劃,但將以大台南為範圍,書系名稱可能也將不再叫作「南瀛之美」。去年,針對南瀛之美圖畫書也舉辦學術研討會,印有這45的《南瀛之美圖畫書導讀手冊》,包含該場論文資料及蘇教授的演講內容。(陳櫻慧整理)
◎共讀《南瀛之美》系列繪本
接著就是大家共讀《南瀛之美》系列繪本的美好時光了,我們每一個人挑選自己喜歡的繪本,輪流上台說故事。故事說完之後,講師櫻慧會補充該本繪本的創作方式,而大家也會紛紛分享自己的童年生活經驗或是旅遊經驗。
◎《牛墟》
我來自北港,北港也有有名的北港牛墟喔,所以,就挑了這本《牛墟》。
《牛墟》是林良寫的故事,鄭明進老師畫的圖。鄭明進老師在蝴蝶頁畫了東西方許多不同時代的牛的藝術創作作品。《牛墟》介紹的是台南善化牛墟,是買賣牛隻的市集,漸漸也演變成日常生活用品的集散地。
每個牛墟都有自己的墟日,善化牛墟的墟日是「二五八」,北港牛墟的墟日是「三六九」。「二五八」就是每月的2日、5日、8日、12日、15日、18日、22日、25日、28日。同理可推,「三六九」就是每月的3日、6日、9日、13日、16日、19日、23日、26日、29日。
我的1 號表情。
2 號表情。我正在介紹《牛墟》。不是『噓噓』喔!
南瀛之美的《牛墟》介紹的是《善化牛墟》。今天我是國、台語夾雜介紹,特別有本土味、風土味、很親切喔!這是這學期的第二堂課,學員比較熟一點點,我也比較耍寶,氣氛很熱鬧喔,我超喜歡!
3 號表情。哈!哈!
我提到南瀛之美有好幾本的台灣地圖都是躺著的。這跟杜正勝部長有關嗎?讀書會的夥伴說「地圖躺平,應該跟南北平衡有關吧!」
我的爸爸提筆寫了一篇我爺爺的故事,從文章中,我才知道原來我的爺爺也是挑牛、買牛高手,常常義務地幫忙同村的人到北港牛墟買牛,關於我爺爺到牛墟買牛的故事,請點選這裡。
我的爸爸提筆寫了一篇我爺爺的故事,從文章中,我才知道原來我的爺爺也是挑牛、買牛高手,常常義務地幫忙同村的人到北港牛墟買牛,關於我爺爺到牛墟買牛的故事,請點選這裡。
◎《甘蔗的滋味》
《甘蔗的滋味》是謝武彰寫的故事,洪義男畫的圖。謝武彰是詩人,因此這故事也帶點詩的味道。譬如:
「甘蔗種,插滿田,想吃甘蔗就得等二年。」
「我們邊走邊吃甘蔗,甘蔗,甜甜的。
阿公吃甘蔗,滋味,是什麼?」
從準備甘蔗小寶寶、插甘蔗田,ㄧ直到收成,小男孩的阿公常常看看甘蔗田又抬頭看看天,心事重重,似乎在想些什麼?小男孩吃起甘蔗,甜甜的,想問阿公吃甘蔗,滋味,是什麼?我讀著這一本書,心中也好奇阿公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呢?
曉萍一手抱著小娃,一邊介紹《甘蔗的滋味》,真是辛苦了。
談到甘蔗,大家興緻高昂,紛紛掉進童年時光了。
我提到以前我爸爸小時候要撿甘蔗頭當柴燒,還有偷削甘蔗請大家吃,為的是要收集甘蔗皮(當柴燒)的事。我也曾聽黃春明老師說過他小時候要去甘蔗田工作,順便帶一根棒子,因為要打甘蔗田裡的老鼠和蛇,打到田鼠時,算是當天加了菜。
瓊音(右) |
瓊音提到甘蔗要收成時,要先放火燒甘蔗田,大夥不免疑惑,那不是火災、燒光光了。文紋說因為甘蔗富含水分,所以,不會整根甘蔗燒起來。
說著說著瓊音說『倒吃甘蔗』,一邊說還一邊比出倒栽蔥的手勢。好問的我,提問,到底『倒吃甘蔗』是怎麼個吃法?
曉萍說以前吃甘蔗是要罰的,所以,她阿嬤到現在吃甘蔗還是很有心裡壓力,偷偷摸摸的。瓊音說她阿嬤吃甘蔗不用削皮,用嘴巴啃,因為這樣比較省時間,比較不會被抓到。
文紋提到甘蔗的故事,笑瞇瞇的。
看到『甘蔗的滋味』,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偶爾買甘蔗回家,不是買一小袋,而是買一捆甘蔗,也就是沒有削皮的甘蔗,大概10根左右吧,就放在屋簷下!要吃甘蔗的時候,才削皮。
車港阿嬤為我們這些孫子削甘蔗之後,會將甘蔗剖半,再切成適合一小口一小口吃的大小,放在漱口杯中,我們兄弟姐妹一個人拿著一個漱口杯的甘蔗,邊開心嚼著甘蔗,邊開心地和車港阿嬤聊天說地。
◎《會說故事的石頭》
暐琳選的是《會說故事的石頭》,因為她婆婆收集許多化石喔,即便在短短幾分鐘的選書時間,可是每個人都因自己的故事而選書啊,我選的是《牛墟》和《洪通繪畫 無師自通》。《牛墟》是因為北港也有牛墟,而選《洪通繪畫,無師自通》則是因為洪通是我國小老師曾提過的畫家,所以倍感親切和好奇。
《會說故事的石頭》是嚴淑女寫的故事,林妙燕畫的圖,說的是台灣的化石寶庫—左鎮的化石故事。故事中,小男孩的爺爺是個收藏化石的化石迷,爺爺帶著小男孩去撿化石的過程,透過爺爺和男孩的對話,慢慢道出左鎮的地質、環境變遷、化石以及相關的化石知識等。
《洪通繪畫,無師自通》的作者和畫者都是鄭明進老師。洪通是台南南鯤鯓人,50歲時,突然開始熱中畫畫,他的畫風自創一格。洪通是畫畫奇人,他的右手、左手都能畫,還會用腳趾頭夾著筆畫圖呢。
除了介紹洪通的生平之外,也特別介紹他的畫風,書中鄭明進老師也將洪通的畫作與世界各地的畫家作品或是孩子的作品相提並論,譬如:
左頁是洪通的妙妙樹,右頁則是中國農民畫家的百寶樹;
左頁是洪通的圖案文字,右頁則是日本設計家河本純的圖案文字;
左頁是洪通的頭、頭、頭作品,右頁則是義大利樸素畫家思生格.貝娜茲畫的臉作品以及瑞士現代畫家渾德瓦瑟的「黑臉」。
這本書看得到鄭明進老師的用心編輯以及他對國外藝術的了解,他細心地拿出國外的類似主題或是類似的風格作比對,很棒!
左頁是洪通的妙妙樹,右頁則是中國農民畫家的百寶樹;
左頁是洪通的圖案文字,右頁則是日本設計家河本純的圖案文字;
左頁是洪通的頭、頭、頭作品,右頁則是義大利樸素畫家思生格.貝娜茲畫的臉作品以及瑞士現代畫家渾德瓦瑟的「黑臉」。
這本書看得到鄭明進老師的用心編輯以及他對國外藝術的了解,他細心地拿出國外的類似主題或是類似的風格作比對,很棒!
這本圖畫書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反覆閱讀欣賞的。
看到洪通的畫,會讓我想起國外的捷克畫家柯薇巴可微斯基,在鄭明進老師所著的『鄭明進與20個插畫家的祕密通訊』中,鄭明進老師說柯薇巴可微斯基是富有童心的天真阿婆。
是的,洪通的畫也給我這種天真、童心、細緻、亮麗、富有想像力、自由的感受!
◎《少年西拉雅》
書香小站站長小麥介紹《少年西拉雅》。
◎《12 婆姐》
《12 婆姐》的文章是許玲慧寫的,而圖是鐘易真畫的。在傳統的民間信仰裡,讓藝陣中的12 婆姐摸摸頭,會保佑孩子。本書藉由主角小如的阿媽執意讓12 婆姐摸摸生病的弟弟的頭,介紹12 婆姐會保佑醫治孩子的民間信仰,再藉由鄉土課程的老師講出「陳靖姑收妖的故事」。
我回北港娘家時,我常騎著腳踏車閒晃,騎著騎著,總會看到「北港巡安宮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指路招牌。從《12 婆姐》這本圖畫書,我才知道陳靖姑的故事。
我回北港娘家時,我常騎著腳踏車閒晃,騎著騎著,總會看到「北港巡安宮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指路招牌。從《12 婆姐》這本圖畫書,我才知道陳靖姑的故事。
◎《楊逵—壓不扁的玫瑰》
《楊逵—壓不扁的玫瑰》文章是利玉芳寫的,圖則是官月淑畫的。
《楊逵—壓不扁的玫瑰》是文藝詩人也是抗日英雄楊逵的故事。楊逵曾經參與焦吧哖事件,『焦』字應該在左邊加上口,焦吧哖就是現在的玉井。楊逵本名楊貴,因為欣賞《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黑旋風李逵,而以「楊逵」為筆名。
楊逵的創作取材自生活,他把自身在日本打工當送報伕的經歷寫成「送報伕」,1934 年,「送報伕」入選「東京文學評論」第二獎。日本人強行帶走他農場的鵝時,他寫下「鵝媽媽出嫁」的小說,1993年,林良哲根據這一篇小說寫了《鵝媽媽要出嫁》的台語歌詞,由朱約信作曲。
1947 年發生二二八事件,楊逵夫婦被抓,被關了四個月。1949年,楊逵為消除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間的摩擦,寫了「和平宣言」,卻被關了十二年。在綠島監獄,楊逵還是不斷創作,勞動時,發現水泥塊底下的一棵玫瑰,寫了《春光關不住》來讚揚這一棵壓不扁的玫瑰。
瓊音說起台南的故事,侃侃而談,因為她的媽媽是台南人。她說台南有 16 歲的成年禮。
◎《玉井芒果的祕密》
《玉井芒果的祕密》的文章是許玲慧寫的,而圖是陳盈帆畫的。乃誠和乃嘉就是看這本繪本認識金煌芒果和麗蠅,而我則是看這本繪本認識四季檨的,他們最喜歡各式各樣的芒果製品那一頁,看著、說著情人果冰、芒果慕思蛋糕、芒果果汁、芒果冰沙、芒果沙拉、芒果冰淇淋、芒果壽司、芒果醬吐司,一遍又一遍數算哪些是吃過的,哪些是還沒吃過的,催促著我要趕快去買芒果來吃。
◎《葉王捏廟尪仔》
《葉王捏廟尪仔》文章是陳玟如和許玲慧寫的,而圖是官月淑畫的。說的是台灣交趾陶的祖師爺葉麟趾(人稱阿獅或是「葉王」)的故事。阿獅從小就喜歡捏土尪仔,後來跟隨唐山師傅捏尪仔修廟,師傅教他分辨土質、用眼睛看、用心體會,也教他燒窯火的功夫。
阿獅喜歡忠孝節義和神仙的故事,故事裡的人物、角色都被他塑成一尊尊的廟尪仔,裝飾到廟裡的壁堵和廟頂。現在台南學甲鎮的慈濟宮左側的慈濟文化大樓二樓的「葉王交趾燒文化館」還保留了許多「葉王」的精彩作品。
◎《編織的幸福》
《編織的幸福》是嚴淑女寫的故事,鍾易真畫的圖。介紹的是台南竹編藝術品的故事。
筱竹的家住在有一大片竹林的山林裡,從小跟著媽媽身邊,看媽媽砍竹子、削竹片,編織成一個個的竹編品,時不時也製作竹笛、竹蜻蜓給筱竹玩,生活中處處充滿竹香和快樂。
但是隨著訂單的減少,竹編漸漸沒落,村民外出找工作,筱竹心急如焚。
有一天,筱竹感受到竹林寂寞的呼喚,她靜靜聆聽竹子抽長的聲音,找到最好的竹子,開始不停的編織,她拉動風的琴弦,雙手飛快的舞動著,將山野的空氣和微風、竹香和露珠,村人的歡笑和幸福,還有她對編織和竹林的愛,全都織了進去,這是全世界最美的竹編藝術品。
望著筱竹的美麗作品,村人也重新看到竹編之美,也找到竹編的未來。
不僅是竹編,我覺得創意和藝術是台灣的未來。
◎《愛上蘭花》
《愛上蘭花》的文章是陳玉珠寫的,圖是陳麗雅畫的。講的是台南烏樹林蘭花的故事。透過小蘭去參觀王伯伯的蘭園,一一地介紹各種類的蘭花以及蘭花名稱的由來和辨識蘭花的技巧。
得獎的蘭花,評審口中的「第一名,台灣,amabilis!」成了『台灣阿媽』。
無論是在盆子裡、吊在空中、貼在蛇木上,那一朵朵像極了蝴蝶的美麗花朵就是『蝴蝶蘭』。
『威廉嘉德麗』曾被到巴西採集水苔的英國人充當『繩子』來用,還好,被園藝家威廉嘉德麗發現,撿回去種,六年後,開出又大又美麗的花,才被世人熟知。
秋石斛的花形又大又豐滿,讓人覺得充滿旺盛的生命力,因而被選為父親節之花。
《愛上蘭花》真是一本美麗又充滿蘭花資訊的繪本。
◎《大家來逛魚市場》
《大家來逛魚市場》這本書也是乃誠和乃嘉百看不膩的繪本,因為裡面有許多的魚類和海底生物。我也是透過這本書認識許多常吃的魚類。本書透過將軍海產店,海產店的海產來源,慢慢帶出漁民捕魚的方式以及魚市場的交易情形。
看了這麼多《南瀛之美》系列繪本,我不免心中疑惑,為什麼取名『南瀛』呢?特別感謝小麥幫我上網查了以下的資料。
古代台灣曾經被稱為瀛洲,意指海上仙洲,即海上的一個美麗島嶼。因為台南縣是先民最早登陸落腳之處,且其地理位置於全島之南,因此被雅稱為南瀛,意即南部最美麗、豐腴的地方。
台南縣位在台灣西南部,因台灣古有「瀛洲」之稱,所以二次大戰後,台南縣遂習以「南瀛」代稱。今天「台南縣」轄域在二次大戰以後確立,不過,首見「台南縣」之名則在日治初期,由荷領、明鄭、清領、日治、國民政府一路走來,「台南縣」在每一階段,都有不同面貌,是政權更迭,是政治變革,當然也是一頁開拓史。
我很喜歡這本『甘蔗的滋味』,因為閱讀這本圖畫書,我和爸、媽、哥哥還有乃誠乃嘉談起他們和甘蔗有關的童年生活,也知道哥哥小時候也常去學校後面小火車經過的地方吃甘蔗,平平是爸媽的孩子,總覺得哥哥小時候的生活實在比我這個死讀書的妹妹多采多姿啊~(這學期,我要出走,到戶外去,到真實的世界,創造屬於我自己的第一手故事~)
回覆刪除我覺得閱讀圖畫書常會『呼喚』出童年的回憶~真棒!除了『甘蔗的滋味』,也因為『牛墟』這本圖畫書,我和爸爸談起北港牛墟的故事,因而爸爸也寫下『我的父親(一)—名字就是品牌的父親』這一篇文章。
http://sweetgirl-janetsai.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