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我的身份很多元: (1)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2)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的講師 (3) 圖畫書《100隻豬與100隻大野狼》的文字作者 (4) 民視『快樂故事屋』節目嘉賓 (5) 台北廣播電台FM93.1 『幸福生活館』節目嘉賓 (6)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教育好夥伴』節目嘉賓 (7) 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第十屆、第十一屆理事長 (8) 《書香季刊》總編輯 (9)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54屆書香社會推動委員會委員 (10) 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 (11) 新北市圖書館選書小組委員 (12) 2017年文化部「線上主題書展——知識讀想1+N」 策展人 (13) 火金姑讀書會會長 (14) 櫻花草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會長 ◎歡迎來 FB 找我! Facebook: 蔡幸珍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對毛毛蟲兒童哲學月刊的想法和建議

對毛毛蟲兒童哲學月刊的想法和建議
蔡幸珍 2010.9.19

風聞兒童哲學月刊有改版的計畫,我也來湊個熱鬧,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親子天下 VS 毛毛蟲月刊

(1)彩色封面:增添月刊的質感

直以來封面是以黑白的九宮格為基本調,去做變化,讓每一期的封面有不同的風格變化之餘,又隱隱約約呈現出一點點一慣性、一致性的基調。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我訝異於它的變化萬千,可以變化出那麼多的樣貌。

不過,還不認識毛毛蟲基金會以前,我看到這雜誌,因為看它是黑白的,小小的一本,只看封面沒看內容,第一印象我會覺得是贈閱的。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如果,封面可以改成是硬頁的彩色封面,似乎也會為整本書的價值,增添不少。





繪本棒棒堂 VS 毛毛蟲月刊

舉例來說,最近我向毛毛蟲購買的《閱讀苗圃》,靜姿拿給我們看時,是一張張的影印紙,用釘書機裝訂而成。我看到以後建議靜姿,是不是外加一張書皮,一來比較好看,二來比較好保存。靜姿回說,原先只賣我們50元,外加一張書皮,一本要賣我們100元,而她也誠實的說加書皮成本只要多加20多元。即便貴了一些,但是我覺得加了書皮的整本書的質感是好很多。即便《閱讀苗圃》的內文故事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繪本棒棒堂》一本定價200元,《親子天下》一本定價198元,雖然一本近200元的雜誌,民眾也是願意購買。只要是顧客覺得花200元買的有價值,還是願意花錢購買。

時報週刊 VS 毛毛蟲月刊

雖然改版之後變成彩色,成本會變貴,但是定價也可以反應成本調漲定價。不過,關於舊訂戶訂閱一年但是收到月刊尚未達一年,成本增加,是否要向舊客戶收取額外費用,還是毛毛蟲自行吸收還是怎樣的處理方式,還要再研議。

當然,我不否認黑白有黑白的美,彩色有彩色的美。只是換上彩色版,色彩會更豐富而亮麗。或許也可以趁機一改哲學的神祕、艱澀、難懂形象。

至於是封面是彩色,而內文是全彩還是半彩(一些維持黑白頁,一些改成彩色頁),可以再慎重考慮。


(2)封面的標題加大:挑起閱讀的胃口、刺激購買的慾望。

毛毛蟲月刊封面的小標題

現在封面的右上角有條列出這份月刊的重要文章標題。

像這期216期的《『你怎麼說都說不聽?』日常教養語彙的哲學分析。》的標題,就很吸引我,雖然我看了全文看得頭昏眼花。

211期的《對胃、對味、對味》、214期的《一天只有零點一公分》、《夢幻飛行的祕密》、218期的《兩個翻譯人的一場戲》、《他的腳,跟土地很好》、216期的《正妹風?辣妹風?》、《孩子用什麼語言表達情緒?》等等,也是非常吸引我的標題。

毛毛蟲封面的小標題在封面的右上角

其實我看了大約10期左右的月刊,我壓根沒注意過這些小標題,這些標題的字真的很小,不過,ㄧ部份也是因為我的粗心吧。是因為昨天的討論,有人提出這些小標題要放大,我才注意到這些。我覺得這建議非常非常的好。仔細回來看手邊的兒童哲學月刊,再一一檢視一下,哪一些小標題是我一看就會很想看的,才有了以上的答案。

繪本棒棒堂的封面小標題

我是《親子天下》雜誌的訂閱戶,每次收到雜誌,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封面的討論主題,然後翻到目錄頁,瀏覽我喜歡、感興趣的文章,直接翻閱到我感興趣的文章閱讀。即便我是《親子天下》雜誌的訂閱戶,可是到家附近的全家商店,看到《親子天下》的封面和討論題目時,偶爾還是會有購買的衝動。
親子天下的封面標題

至於《壹週刊》、《時報週刊》在便利商店是完全用透明膠帶封起來的雜誌。我也常覺得它們是腥羶色的雜誌。或是常有聳動、驚天動地的標題,但是買回家之後,卻常覺得相關的內文不乏空泛的文字。可是我還是一再被騙,每一次看到我好奇、感興趣、想瞭解的內幕,我還是一直一直掏錢來買。

時報週刊的封面標題

舉出《親子天下》和《壹週刊》、《時報週刊》的例子,是要說明封面的標題的重要性。這標題可以不是主題,不僅一個,可以像現在一樣有個七、八個標題。

也許看到感興趣的標題,會增加購買的動機。我相信吸引人的標題或是議題,會刺激閱讀的胃口。

(3)字大圖多:容易閱讀、增添閱讀的愉悅感!

繪本棒棒堂VS毛毛蟲月刊

我把《繪本棒棒堂》和《毛毛蟲月刊》放在一起看,怡君和小b告訴我這二本的字是一樣大的,可是我的感覺就是覺得《繪本棒棒堂》的字看起來比較大,大上一號,為什麼呢?

我身邊的同儕朋友們慢慢地開始有了老花眼。楊茂秀教授、李曄教授、倪鳴香教授、曹俊彥教授、鄭明進教授、宋文里教授,或是當年和楊茂秀教授一起為『兒童哲學』推廣的一些有興趣於兒童哲學的老師們,漸漸的視力大不如前,我為他們發聲一下。

繪本棒棒堂的文字編排

經營部落格的經驗,也讓我瞭解一篇好的文章也需要好有插圖或是照片,也是需要注意斷行和文字間距,體貼讀者的閱讀經驗。這閱讀經驗不只是單單文字的魅力,還包含文字的大小、排列、斷行、間距、插圖等等。這不是說目前我的部落格的閱讀舒適度很好,而是以前我的文章只有內文,沒有插圖、沒有照片、沒有副標題,整體感覺就是很硬的感覺。現在的部落格已經好一些了。不過還沒有太厲害啦!

毛毛蟲月刊的文字編排VS繪本棒棒堂的文字編排

我建議月刊的字體放大,插圖增加,而創作者的性名和介紹不要縮小,而是用不同的字體去呈現。

介紹作者的文字太小

如果為了提升閱讀的舒適感,而把字體放大,插圖增加,可能需要減少文章的篇數或是增加月刊的頁數來因應。

(4)演講中置入性行銷:讓大家明白月刊的好!

好,人家不知道月刊的好也是不會買。


書香蔡淑老師有推薦大家去訂購和閱讀毛毛蟲哲學月刊,但是,當然我覺得已經太多要閱讀的,書是買不完看不完的,所以沒有訂購,即便當時正值毛毛蟲特價促銷,我還是沒有訂閱。

我上楊茂秀教授的『兒童哲學』的八堂課,楊茂秀教授也曾客氣地稍稍介紹一下,希望大家站在鼓勵支持的立場,請同學們踴躍訂購,我還是不為所動。

楊茂秀教授

直到有一次,楊茂秀在『兒童哲學密集班』裡,拿出月刊,請大家共讀邱惠瑛老師的一篇關於數學的文章。那一篇文章裡的孩子寫出關於平行、直線、公克、斤的一句話,是那麼的有想像力、文學、詩意,當次下課,我馬上去找毛毛蟲的工作人員,訂閱毛毛蟲月刊,不只是我,我看到好幾個同班同學跟著下訂單。

那一次,我,實實在在感受到、經驗到毛毛蟲哲學月刊的好。

我自認是個愛讀書的人,接觸繪本也有好長的一段時間,但是,我對伊芙.邦婷的《最重要的事》或是中川宏貴的《生氣》和《小鱷魚史瓦尼》或是張又然的《再見小樹林》,雖然看是看了,但是不是那麼懂或是那麼喜歡,會想去購買和收藏。


可是在福營圖書館聽劉清彥介紹伊芙.邦婷的《最重要的事》,我會覺得這是一本非常有生命深度的書。劉清彥還介紹伊芙.邦婷的許多其他書,聽著聽著,我深受感動還頻頻拭淚。至於中川宏貴的《生氣》和《小鱷魚史瓦尼》,我則是在『2010孩童心靈』的國際研討會中,我聽到中川宏貴和游佩芸現場演奏《小鱷魚史瓦尼》這本繪本,他們用個整個人的肢體語言,聲音表情,帶著情感去表演,我才覺得這本繪本真是有趣,一定要買回去給孩子看。
張又然的演講

至於《再見小樹林》,沒聽過張又然的演講時,我覺得這繪本有一點拖戲,節奏很緩慢,也講述一些枝枝節節的旁支。可是聽過張又然的演講,對繪本裡的任何一隻小貓、蜥蜴、公雞、松鼠,我都有了情感上的認識和連結。原來每一個我眼中的細節旁支是張又然一個個的生命故事。頓時,感受到張又然先生是一個認真過生活,認真創作,也不放過生命中任何一個問題的人,追根究底。我很愛聽張又然先生講故事,也覺得這本繪本物超所值。

繪本賞析家:宋佩老師

雖然作品本身會說話,雖然讀者可以自由解讀作品,但是舉上述的例子是為了說明有時候讀者的閱讀功力不夠時(像我就是),就是會看不到作品的好,需要有『專家』、『名人』的推薦。

我所謂的推薦,不是指書皮的曾志朗推薦、洪蘭推薦,或是書裡面的名家導讀。我所謂的推薦是像劉清彥在福營圖書館的演講、宋佩的演講、楊茂秀教授用邱惠瑛老師的文章為例,中川宏貴和游佩芸老師的繪本演奏。

我在唱高調嗎?有這麼多人力去演講去推薦嗎?


我認為楊茂秀教授有這麼多的演講機會,他在每一次的演講,可以用10分鐘的時間,來介紹毛毛蟲月刊的某一篇文章。像上次讀邱惠瑛老師的文章那樣,不是講特價,不是低姿態的懇求支持,而是讓月刊的好能被看見。

楊茂秀教授的演講關乎兒童哲學或是閱讀,對象是國小教師或是愛閱讀的對象居多,楊茂秀教授的演講的聽眾應該是月刊積極爭取的訂閱者。每次楊教授可以帶一些訂閱單或是數本月刊到現場。讓受感動的聽眾可以順便訂閱或是傳真訂閱。積極爭取受感動的心,迅速方便的訂閱管道,讓受感動的聽眾可以轉換成月刊的訂閱者。

演講兼置入性行銷者

我覺得這不是商業導向,而是一種推廣,越多的訂閱戶也是代表越多人接觸到兒童哲學這領域吧!

月刊裡面有沒有適合的文章可供楊茂秀教授介紹的呢?有?沒有,為什麼沒有?

而很多頭銜為毛毛蟲的講師的人,去演講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比照演講中置入毛毛蟲月刊的行銷呢?這牽扯到毛毛蟲基金會與講師之間的溝通、毛毛蟲講師對月刊的認同度、毛毛蟲月刊的內容和演講的題目的相關度。

(5)月刊的訂閱對象:爭取國小教師和家長的認同!

我自己認為毛毛蟲月刊是個小眾市場,不是個大眾市場,就如同《繪本棒棒堂》也是個小眾市場。我認為月刊的目標訂閱者(target)應該有國小教師、對兒童哲學有興趣的人、家長、兒童等。而我認為目前的訂閱的最大比例應該是對兒童哲學有興趣的人或是國小教師。

我自己粗估未來將比例改變成為

對兒童哲學有興趣的人(40%)
一般的國小教師(40%)
家長(15%)
兒童(5%)

我的看法是一般的國小教師的比例如果慢慢提高,表示推廣有進展。家長的比例如果真能達到15%,我覺得兒童哲學的推廣大大的成功。這不是什麼民意調查或是科學的實驗結果,只是我自行的估計。不過,這樣的分類有一些奇怪含混是對兒童哲學有興趣的人和一般國小老師可能有重疊,或是對兒童哲學有興趣的人也包含一些家長。

對兒童哲學有興趣的人:我認為目前的月刊內容對兒童哲學有興趣的人 沒太大的問題和建議。

一般的國小教師:我認為要吸引他們,可以增加一些單元,是在教學上可以提供他們實質幫助的。例如:拿繪本直接當兒童哲學討論的案例或是教學現場的文章。例如:吸引孩子的有趣好玩的思考故事或是想想看有沒有可以吸引一般的國小教師的單元。


家長:我認為要吸引他們,可以增加一些單元,是關乎教養的、兒童的、親子的單元。兒童哲學式的教養方式和題材。譬如:標題《『你怎麼說都說不聽?』日常教養語彙的哲學分析。》的標題,就很吸引我,不過這一篇文章的寫作風格、用詞遣字對我而言是比較硬的。我認為身為家長的我是對兒童哲學和教養之間的連結,很有興趣的。不過,用詞遣字不要太難、太學術、太艱澀。
蔡淑媖老師的讀書會:家長和小孩共同參與

就我所知,蔡淑老師每個月和家長有一次的兒童哲學討論課,因為成員是家長,所以討論很容易就進入親子教養、親子關係,我覺得兒童哲學式的親子教養會是吸引家長進入的兒童哲學領域的牽線煤人。


還有一點,我覺得得(ㄉㄜˊ)著(ㄓㄠˊ)家長(或是教育媽媽)就得著一個家庭,就得著孩子。改變父母,得到父母對兒童哲學領域的認識和認同,比得著孩子的認同更重要。現在的父母仍是一家之主,主宰孩子人生中許多的重大決定,不管你認為這樣對不對,合不合理,但這就是現況,所以月刊要積極爭取家長的認識和認同,拉攏他們訂閱,讓家長不要扼殺和阻礙孩子在兒童哲學領域的探索之路。

兒童的塗鴉作品

兒童:這是兒童哲學月刊,完完全全沒有兒童的讀者,也太奇怪了吧!兒童哲學有兒童這二字,卻沒有兒童讀者,是大人幫小孩讀兒童哲學嗎?奇也怪哉!

我建議再想想增加一個或二個兒童有興趣的單元,或是連載什麼有趣的故事或是刊登孩子的故事創作或是刊登孩子的塗鴉創作,或是刊登大人和小孩的有趣的可供思考的生活對話等等。讓兒童也有參一腳的機會。




要訂閱毛毛蟲月刊,請至這裡。按『加入購物車』。

(待續)

好還要更好的毛毛蟲月刊


6 則留言:

  1. 你的意見都好
    但我還是喜歡原來的味道

    黑白有另一個好
    為地球做環保

    回覆刪除
  2. 其實我也會想,彩色一定是必要的嗎? 有沒有可能,因為以內容和編排的不同,就使得月刊更容易親近呢?

    對了,我覺得在內容部分,圖文的相依,會使得圖的閱讀,幫助瞭解文的內容,也會使得閱讀的感受更舒服。比方,之前邱惠瑛老師的文章,在刊上小孩的圖作時,旁邊就有一些附帶的說明,會使得我在還沒有讀文字之前,因為圖的說明,對這一篇文章的內容就已經有了一些些瞭解。 庭蘭

    回覆刪除
  3. 到底什麼是兒童哲學?

    我覺得很難直接用下定義的方式去說明。我曾經直接問楊老師,不過,他沒有直接回答我。 到底什麼是兒童哲學?我自己也在摸索中...

    我寫了一首『哲學』自由詩 http://sweetgirl-janetsai.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2443.html

    我寫了一首『兒童哲學』自由詩 http://sweetgirl-janetsai.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html

    我認為兒童哲學是
    *孩子是一種最簡單的語言『為什麼』來問世界上最複雜的問題。
    *是提問、探索、找答案的思維活動
    *兒童哲學是一種 『Do Philosophy』
    *在生活中去經驗哲學
    *透過探索社群的經營學習合作思考,去認識自己和別人的思考路徑
    *有一大塊我尚未瞭解的部份


    關於『兒童哲學』你可以閱讀
    (1)楊茂秀教授所著的『誰說不能用筷子喝湯』一書

    (2)我在部落格紀錄的文章:兒童哲學分類的文章,這些文章紀錄了探索社群對一個主題的思考探索

    (3) 『哲學子午線』:這是一本很好看的哲普書,文字淺顯,以中西方的故事貫穿常見的哲學提問,對我之於哲學有很大的幫助。

    回覆刪除
  4. 這篇讀來細膩又貼心,而且妳從多重角度提供意見,最幽默的是自我分析購買動機,我也會被標題吸引,買了雜誌回家半小時後回收,這些事重複發生,他們沒有改進,我也沒有長進,不只是八卦的,很多便利商店的雜誌都是。

    那種黑白的內斂與彩色的張力是不同,只是不容易騙到讀者,大家以為彩色比較貴,其實沒差多少,但是數量是大前提,記得我們做小報嗎?五百份和三百份沒差幾十元。但是印五百份就要努力去促銷,拜託大家發。是環保的立場,還是商機的考量,的確很難拿捏。

    回覆刪除
  5. 對啊!

    或許彩色比較能吸引到別人也說不一定。

    當我第一次看到小報,姑且不論文字內容為何,整體感覺就是一個『高檔』跟『質感』的第一印象。

    期待今年的小報,或許今年會是小書也說不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