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我的身份很多元: (1)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2)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的講師 (3) 圖畫書《100隻豬與100隻大野狼》的文字作者 (4) 民視『快樂故事屋』節目嘉賓 (5) 台北廣播電台FM93.1 『幸福生活館』節目嘉賓 (6)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教育好夥伴』節目嘉賓 (7) 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第十屆、第十一屆理事長 (8) 《書香季刊》總編輯 (9)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54屆書香社會推動委員會委員 (10) 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 (11) 新北市圖書館選書小組委員 (12) 2017年文化部「線上主題書展——知識讀想1+N」 策展人 (13) 火金姑讀書會會長 (14) 櫻花草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會長 ◎歡迎來 FB 找我! Facebook: 蔡幸珍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吳季剛媽媽的教養

吳季剛媽媽的教養
蔡幸珍 2010.12.9 (四)


看到《親子天下19》中《我的另類小孩:他們如何走出一片天?》的文章,吳季剛媽媽教養孩子的方式,令我感動。




◎母親的雙倍付出


她的二個孩子個性不同,哥哥喜歡整齊、井然有序的學校環境,弟弟吳季剛喜歡內湖的一個森林幼稚園,吳季剛媽媽並沒有為貪求交通方便,勉強哥哥去適應弟弟喜歡的學校,或是勉強弟弟去上哥哥的學校。而是讓他們上各自喜歡的幼稚園。她認為自由開放的教育不一定好、不一定不好,真的是要孩子在當中能適應,能快樂。讓哥哥和弟弟各自去上喜歡的學校必然是需要加倍的交通時間的付出,而季綱的媽媽願意為孩子犧牲一點。


我也從這件事看到季綱媽媽從孩子那麼小,就尊重孩子的選擇,也給予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



◎母親的視野和高度


即便季綱愛藝術不愛念書,但是媽媽也說服季綱要完成大學的學業,因為她不希望季綱成為一個只會裁縫沒有學問的匠氣裁縫師。


這讓我想到大提琴家馬友友。馬友友除了天分、除了環境的栽培之外,因為他年輕時,曾有酗酒等荒誕行為,後來被送進哈佛,除了音樂,馬友友還選修社會學、德文、研究杜斯朵也夫斯基的作品、學哲學、學習書法、下棋、研究人類學和歷史學等等。這些後來都成為他生活中、音樂中的養分。


馬友友的大提琴生命不單單是在琴房裡練出來的,除了熱情、好老師、認真練習時外,我覺得還有其他的養分:旅行、真實的生活、閱讀、哲學等等。




季綱在美國唸高中時,有個機會可以去法國當交換學生,但季綱並不是那麼想去,因為他當時已經有工作了。季綱媽媽鼓勵他,『你這工作的目標太小了,你要看遠一點,你去歐洲看看不同的東西會更有感覺。』


我覺得季綱媽媽有時給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有時又有比季綱看的還高望的還遠的視野,所以,在關鍵時刻,她能成為鼓勵季綱飛往更寬闊世界的推手。




◎對哥哥表達感恩


成功之後的季綱,季綱媽媽要季綱感謝哥哥,『如果不是哥哥這麼按部就班、容易帶,我沒那麼多時間搞你這個小孩,你要謝謝哥哥。』


為什麼呢?有二個以上的小孩,父母就真的是很難做到公平。什麼是公平呢?付出的時間一樣多嗎?付出的金錢一樣多嗎?付出的愛一樣多嗎? 實在是很難。即便付出的是一樣多,就是公平嗎?


因為父母的資源是有限的,給這個孩子多一些,能給另一個孩子的,相對的就是會少一些,季綱媽媽有自覺到這一點,所以要求季綱要對哥哥表達感恩。不曉得吳季剛自己會有這樣的體認和感謝之心嗎?




看到文章中的這一段,我熱淚盈眶。『會吵的孩子有糖吃』恐怕是許多父母很難避免的。可能我覺得自己算是不會吵的小孩吧,所以,我為季綱媽媽的這個舉動深受感動。


我家也有一個會吵糖吃的小孩和不會吵糖吃的小孩。

1 則留言:

  1. 我們家也是有一個『會吵糖吃的孩子』和『不會吵糖吃的孩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