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我的身份很多元: (1)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2)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的講師 (3) 圖畫書《100隻豬與100隻大野狼》的文字作者 (4) 民視『快樂故事屋』節目嘉賓 (5) 台北廣播電台FM93.1 『幸福生活館』節目嘉賓 (6)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教育好夥伴』節目嘉賓 (7) 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第十屆、第十一屆理事長 (8) 《書香季刊》總編輯 (9)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54屆書香社會推動委員會委員 (10) 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 (11) 新北市圖書館選書小組委員 (12) 2017年文化部「線上主題書展——知識讀想1+N」 策展人 (13) 火金姑讀書會會長 (14) 櫻花草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會長 ◎歡迎來 FB 找我! Facebook: 蔡幸珍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我讀《話圖》第七章:圖文之間的關係

《話》一書第七章的重點整理與提問
文:2011/12/19


【圖文分開的閱讀實驗】

      To do:找二本圖畫書圖畫書A圖畫書B,也來做做這種圖文分開的閱讀實驗。

培利.諾德曼曾做了以下二個實驗來瞭解圖畫書中文和圖的關係:

1)將一本圖畫書的圖和文分開,只給讀者看圖畫書中的圖像,而不給文本,請讀者寫下閱讀圖像時,心中浮現的故事。拿《快樂的貓頭鷹》和《兔子先生,幫幫忙好嗎?》作此實驗。

2)將一本圖畫書的圖和文分開,不給聽眾看圖,單純唸圖畫書中的文字給聽眾聽。以《野獸國》進行此實驗。

結果是先閱讀圖像的,心中浮現許多各式各樣不同的故事,很受挫。先閱讀文本的,挫折感較小,但是也常常嚴重的誤解書中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

【文對圖的意義的影響】

  外在文脈對圖的意義的影響程度,可以經由人們是否能在這些圖裡感受到故事來確認。(P.288)

  人們必須藉著他們對其他文本的先備知識,才能完整理解這些圖畫的意義。這也顯示,圖畫只有在有文字的脈絡之下,才能產生關係,才能包含敘事的資訊。如果沒有先備知識的話,我們就會在記憶中找到一個。(P.289)

  進一步來說,如果沒有文和圖互相搭配以達成整個完整的意義的話,讀者甚至會誤解圖中的視覺資訊,覺得它所提供的資訊殘缺不全。(P.289)

  文字能夠把豐富的敘事資源帶進圖畫裡—正因為文字傳遞訊息的方式和圖畫非常不同,才能夠改變圖畫的意義。(P.290)

To do:舉例子說明,文字如何改變圖畫的意義。第一次,先只給觀眾看圖畫書A》中的所有的圖一遍,然後,第二遍時,邊唸《圖畫書A》的故事給觀眾聽,邊讓觀眾看《圖畫書A》的圖像。讓觀眾感受文字的加入,是如何改變圖畫的意義

 To do:舉《花園都記得》P.8、P.9、P.22、P.23為例

格林出版社出版的『花園都記得』。文圖:藍史密斯

【圖對文的敘事的影響】

  一般人常利用所熟悉的文本裡的文章脈絡去詮釋視覺訊息。因次,一般人分析視覺資訊時,傾向於將焦點集中在能支援文本中有所蘊含之意的視覺元素。(P.290)

  圖畫在支援說明故事的過程中真的會改變文本的意義,而且請快非常明顯。

To do:舉例子說明,圖如何改變文字的意義。第一次,先唸給觀眾聽圖畫書B》中的文本故事一遍而不給觀眾看圖,然後,第二遍時,邊唸《圖畫書B》的故事給觀眾聽,邊讓觀眾看《圖畫書B》的圖像。讓觀眾感受文字的加入,是如何改變圖畫的意義。

【大腦對圖、文的處理能力】

  大腦的左半球體似乎掌控分析、連續性的思考和控制語言的功能;右半球體則是處理統合性的思維,而且能同步操作許多思維,而非逐步處理,因此能同時掌控對視覺和空間的理解能力。(P.291)

  神經學家羅伯.翁斯汀(Robert Ornstein)在他稱為「意識的兩個模組:一個實驗性的二分法」指出:左半球體的意識是線性的、逐步的、因果的、聚焦的、明確的和口語的—也就是理性思考右半球體的意識是非線性的、同步的、非因果的、擴散的、不言明的和空間的—直覺思考。(P.291)

  文字傳達的方式和左半球體的活動有關;而圖畫的傳達方式則和右半球體的活動有關。故事佔據時間,圖畫則是佔有空間。(P.292)

  在故事中,文字傳達的是線性的、逐步的和具有因果關係的訊息;情節則是因果關係統合的結果。情節中會安排許多事件傳達它們彼此間短暫的關係,進而串成故事。(P.292)

  圖畫訊息是擴散的,而文字是明確的。文字容易集中我們的注意力。

  But大腦的左右半球不是分開獨立運作,彼此之間是會有交流的。如果認為文字只是線性的(時間的),圖畫只是空間的,這種想法就過度簡化了。

【圖、文的差異】

一個有意義的句子是從彼此分開的字詞所組成的,我們只有理解字詞的部分,才能了解語言,然後再將這些部分精確組合,建構出一個整體。但是,我們一開始看圖畫,就立刻看到整體,然後,才開始注意到不同部分之間潛在的關係。我們對於語言的了解,是從細節開始,進而趨向整體;然而,我們對於圖畫的了解,則是先看到整體,然後,才析分進入細節的部分。(P.296)Jane:簡言之,文:從細節到整體。圖:從整體到細節。不過,小孩子讀圖的方式和大人可能有所不同。

文字可以聚焦、鎖定在重要的東西上。一個好的故事,每一個細節對故事整體的了解都有其重要性。(P.308)

一幅圖畫裡面所含藏的訊息與我們對整個故事的了解不一定要有相關。譬如:雖然鼻子不是故事的重點,畫家畫一個人卻不能不畫鼻子。(P.308)

為了要讓我們了解故事的重點,因此要減少文字的描述;但是,在此之前,得要有個明確的文字脈絡,或者至少文字要事先鋪陳好一目了然的重點。我們看到的圖,可能得召喚上千的文字,也可能只需要幾個特殊的字就足夠了。(P.308)

【圖、文之整合I】

圖畫書中所顯示的不是圖和文彼此分離,而是圖和文放在一起就會產生變化,使得圖與文的意義都有明顯的改變。因此,好的圖畫書的整體,比起部份的單純總和,能提供的體驗更為豐富。(P.292)Jane的解讀:就是文加圖發揮1+1>2的功能。

  以《兔子先生,幫幫忙好嗎?》為例,圖畫對我們展示場景,而文本中的文字,則告訴我們圖畫裡哪些顏色很重要。對話文字僅主宰某一特定的時間,另外,還要靠圖畫描述女孩和兔子出現在不同的空間以表示時間的流動,並且在時間的流動裡,他們又從森林中一個位置移轉到另一個位置,而在那位置上又有不同的對話。

  圖文需要整合:圖畫書中的時間訊息,常常和文字所提供的時間訊息不同;而文字中的空間訊息也不同於圖畫所提供的空間訊息。因此,我們必須將不同的時間訊息和空間訊息整合起來,才能了解整個故事。To Do:舉例說明)

  圖畫書是一個整體,它比單純文和圖加起來所呈現的訊息總和更多。(1+1>2)

  羅蘭.巴特說:語言…和意象是一種互補的關係,那麼文字是屬於整體語言結構體(syntagm)的部分,意象也是;而訊息的整體性屬於更高的層次,那是故事的層次。(PS:記住這位名人羅蘭.巴特。羅蘭.巴特說「閱讀不是逐字唸過而已,是從一個層次進入另一個層次的過程。」)

  最成功的圖畫書中的圖與文,其更高層次的整體性(unity on a higher level)都會展現在看似零碎的圖與文之中—圖與文之間的反差,才是整體效果與整體意義的功臣。P.294)

【文字的弱點】

  一個謹慎使用文字的藝術家能使文字喚起最好的聯想,但是他們只有做到喚起,而不是提供特殊的視覺訊息。

  文字的侷限和困難:譬如,用文字來描述一個角色的臉。

  Jane:用文字來正確而詳實描述故事的場景、角色的具體外表很不容易。在圖畫書中,關於故事發生的場景,可以交由畫家來處理視覺資訊,然而,在文字書中,還是要以文字來交代故事的場景,這樣才會讓讀者有真實感和臨場感。

【文字的強項】

  文字成為最擅長描述細節之間的關係。(P.296)

  Jane:文字的強項是表達抽象的觀念比較容易,描述角色的內心思想、人性等等比較容易。譬如:勇敢、害羞、心中有愛、思想陽光。再者以名詞來表達某物的典型很容易,譬如:貓。

【圖的弱點】

  圖像的弱點是無法提供『典型形式』。譬如:貓、教堂、臉。「臉」這個字所承載的並不是某一張具體存在的臉的意像,我們只能在圖上顯示某一張具體存在的臉,才能夠傳遞「臉」的概念。圖像不能表達「臉」的典型概念,它只能表達某一張特定的臉。事實上,「臉」的典型概念,並不真真切切以圖像的方式存在。

  Jane:圖像的弱點是要表達抽象的東西比較難。

【圖的強項】

  圖像的專長是給予我們整體的感受。(P.296)

  圖畫比文字更擅長傳達的訊息有二種:第一種是類型(type)和類型所指涉的特定對象。To do:第二種是什麼呢,還要找書?

  Jane:圖像的強項是要表達具象的東西比較容易。

【先文後圖&圖的訊息多於文】

  文字書和圖畫書很大的不同:圖畫書藝術家總是用圖畫傳達關於事物樣貌的資訊。對從事圖畫書文字創作的新手作家而言,他們面對的難題是要把視覺資訊留給插畫家處理。一般的文學家會精確地使用視覺細節去建立角色、心情和氛圍。然而,圖畫書的作者並不需要藉助這些細節暗喻角色和心情—他們期待插畫家能感受他們的故事,進而創造正確的視覺學細節,以傳達適切的訊息。(P.296)

  舉南茜.艾克紅.柏柯(Burkert, Nancy Ekholm)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為例。畫家為開場白的一段話「在黑檀木的窗邊坐著一位皇后,她正在縫衣服。」所提供的插畫,除了文字的訊息之外,至少還提供了以下六種訊息:
1)圖畫用來確認文本的訊息:圖畫上可以看到某一位特定的皇后。她是皇后。

2)圖畫提供與文本相對應的視覺訊息觀看圖畫,我們會知道什麼皇后?做針線活是什麼樣子?

3)圖畫傳遞了無論作者用再多的文字,也永遠無法表達的訊息:圖畫用很精細的方式傳達這女人的模樣以及周遭的事物。對於這些圖畫的細節,我們也可以花很多時間用形容詞來形容,用文字理出一張累死人的目錄清單,但圖畫輕而易舉就能告訴我們事物的樣貌。

4)有些客體我們甚至叫不出名字,導致我們的目錄清單沒辦法描述的很精確,但是圖畫還是可以表達出它們的樣貌。

5)提供判斷的依據:如果我們啟動我們對於外觀和姿態既有的知識,我們就能猜測這個坐在窗邊女人的特質。譬如:從她的服飾和環境,顯示她是富有的。透過象徵和姿態、圖畫的力學、顏色、心情和氛圍的手法,柏珂將白雪公主塑造成順從乖巧的女孩。

圖畫教導我們不熟悉的事物:我們利用文本作為認知的地圖,將圖畫當做是先驗圖示(schemata),圖文互相搭配,才能精確了解什麼是新的,什麼是超過先驗圖示的範圍。

6)圖畫提供一種畫家本身對她的想法和態度。

      To Do:檢視一頁圖畫書,先讀文,再看插畫,試著說說插畫提供了哪些和文本對應的資訊,以及哪些是文本之外的資訊。

 許多圖畫書—可能是所有最棒的圖畫書,它們的圖所呈現出來的總是比文字告訴我們的還要多。圖畫書成就的正是羅蘭.巴特所說的「較高層次的統合」(unity on a higher level),這種統和把文字和圖之間的落差變成愉悅的泉源。

書上舉《月亮晚安》、安野光雅的《Anno’s Animals》、柏珂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為例,來說明圖提供更豐富的資訊,以及圖文之間的落差,讓讀者享受閱讀的樂趣。

 To Do:閱讀《 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花園都記得》、《莎莉,離水遠一點》、《我是美國女總統》來了解圖畫書的文圖之間的落差,如何為讀者帶來閱讀的樂趣!

【先圖後文&文為圖下錨】

  圖畫本身的確會以各種方式來展現給我們看那些文字所無法傳遞的細節;但是,若沒有文字來解釋圖畫正在展示的東西,我們仍然無法了解這些細節要呈現的是什麼。我們需要被告知,圖畫要給我們看的是什麼。P.307)

  圖畫能夠傳遞很多東西給我們,尤其是許多視覺意義的傳達。但是,只有在由文字幫它們聚焦的情況下才會如此。文字告訴我們,圖裡面有什麼值得我們去注意的東西。(P.307)

  當我們在閱讀圖畫時,我們會涉及「視讀能力」(visual literacy)、圖畫的「文法」(grammar)和「讀」(reading)圖畫,這些都不是出自偶然。閱讀圖像的敘事意義,最主要是應用我們對文字的了解。To Do:舉田中宇佐的《禮物》為例,說明讀圖能力。

  華特翁格(Walter Ong)說過「我們都曾經聽過一張圖值一千字個字。」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為什麼我們要注意它呢?因為一張圖值一千個字是有條件的—通常這張圖必須包含一個文字脈絡,以作為圖的背景,這個論點才能成立。(P.308)

  圖畫書中(在電影中也經常如此),文字可以將我們的注意力聚焦在圖畫上,使得圖畫變得有判斷的意味。為了要裁定圖畫細節裡所呈現的不同意義,文字能提供一個認知的地圖—先驗圖示。那種先驗圖示是我們拿來用在本質上沒有判斷意味的圖,以便於在細節中尋找眾多可能的意義。羅蘭.巴特稱這種文本對圖的效應,是一種下錨(Anchoring)的作用。P.309)

  羅蘭.巴特:「語言只是單純、簡單地協助我們認識景物裡的元素和景物本身…文本引導讀者在意象眾多可能的意指(signified)中做選擇,使它能夠避免這些、接受那些;它常常像「無線電遙控指引」(teleguiding)一般,透過精巧的發送訊息,將讀者導向事先選擇好的意義上」。P.309)譬如:同一張圖,如果附上的文字是這是一隻貓」,它要我們得到貓的普遍概念;如果附上的字是這是我的朋友,彼得,牠是一隻貓」,它要我們尋找近似人類特質的一些東西;如果附上的字是 「那天彼得很不開心」,它要求我們注意一種特殊的情緒。

To Do:給大家看一張圖,請大家看圖寫下故事,然後把大家寫下的字句唸出來。看看文字提示我們要留意什麼事。

  文字除了告訴我們姿態動作的敘事意義和情緒意義之外,還會明確指出部分圖畫和全部圖畫之間的因果關係和文法關係文字也能告訴我們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如:威廉.史塔克的《奇奇骨》,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骨頭,竟然是文本中很重要的。它是一個文本的寂靜之聲(silence)。(P.312)

【圖、文之整合II】

  在圖畫書裡,圖和文本來就媒合在一起,文本會協助說明,為圖聚焦;而圖被設計來呼應文字。(P.296)

  藉由相互的限制,文字和圖畫結合在一起,共同呈現意義,缺其一,就無法完整地呈現意義—文圖扮演的是讓彼此完整的角色,就像羅蘭.巴特說的「接替」(relaying)。(P.318)

  因為圖與文個別傳遞不同的資訊,也因為它們放在一起的時候,彼此限制對方的意義,必然會有一種相互牽制與抗衡的關係,由於它們各自不同的性質和優點,它們互補、互抗,因而使得彼此要表達的意義更加完整。因此,圖畫書中圖與文的關係會產生反諷的意味,也就是彼此都說出對方保持緘默之處。

關於圖畫書的文圖關係,我試著以集合的概念來表示,如果把圖畫書中的文本當做是一個集合(文),把圖畫書中的圖像當做是一個集合(圖),把圖畫書所呈現出的故事,也當作是一個集合(故事),那麼,我試著提出文、圖和故事這三個集合的各種可能性。請點閱《圖畫書中文圖之間的關係之各種可能性》


Jane的提問】

1:P.298提到「如果手繪的圖有太多特別的細節和特徵,就不適合當做典型的圖畫。一隻戴眼鏡的獨腳貓,對於那些貓還不熟悉、不了解的人而言,看了之後不會覺得怪,那麼它就不會是『C代表貓Cis for cat.』這個句子成功而有效的插畫」,你認同這句話嗎?

2:P.298提到「那些假定(或許不正確)布萊恩.懷德史密斯(Brain Wildsmith)那本視覺上精彩,但資訊貧乏的ABC書能夠傳達訊息的人,他們一定會覺得很失望,因為懷德史密斯畫的馬沒有腳,他畫的獨角獸的屁股反而成了引人注目的焦點。」,你認同這句話嗎?To do:看《 Brain Wildsmith’s ABC》

Q3:P.299頁提到「要在典型和實物之間維持平衡,必須既能捕捉典型,又能使典型看起來栩栩如生,這是成人在閱讀圖畫書時最大的困難之處。每當成人看到圖中的東西與理想規格化的東西不同的時候,他們就會不舒服。譬如:懷德史密斯畫的綠毛老鼠。」,讓我想到宮西達也的許多圖畫書,大野狼、豬、恐龍,和真實的生物很不像呢?你怎麼看待呢?是創意?還是畫錯了?

Q4:P.301頁提到「圖畫能輕易傳達關於個性的訊息,那可是作家必須很費力,才能用文字表達的部分」 你認同這句話嗎?

Q5:本章論述的是圖畫書的文圖關係,現在的圖畫書種類日趨複雜,立體書算不算是圖畫書呢?如果算,看來,形成圖畫書的故事,不僅是文和圖二種元素,其實,讀者的操作也是圖畫書的元素之一。譬如:Herve Tullet的《PRESS HERE》。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81KC-Gm64&feature=player_embedded




Q6:P.305頁提到「許多圖畫書—可能是所有最棒的圖畫書,它們的圖所呈現出來的總是比文字告訴我們的還要多。圖畫書成就的正是羅蘭.巴特所說的『較高層次的統合』(unity on a higher level),這種統和把文字和圖之間的落差變成愉悅的泉源。」。請問還有沒有其他合適的字眼,可以填入這種統和把文字和圖之間的__變成愉悅的泉源」這句話中?

Q7: P.308頁提到「甚至在閱讀無字書時,我們也必須在閱讀之前,就已經知道故事如何進行的方式了。知道故事怎麼進行,我們才能在裡面找到故事。」,你認同這句話嗎?

邱承宗的《我們的森林》(小魯)

Q8:無字圖畫書,如:邱承宗的《我們的森林》,田中宇佐的《禮物》、大衛威斯納的《夢幻大飛行》,閱讀之前,你知道故事怎麼進行的嗎?妳看得懂這些圖畫書嗎?如果,這些無字書連書名都沒有,會影響你對這本書的理解和看法嗎?

Q9:P.308頁提到「華特.翁格(Walter Ong)說過『我們都曾經聽過一張圖值一千字個字。』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為什麼我們要注意它呢?因為一張圖值一千個字是有條件的—通常這張圖必須包含一個文字脈絡,以作為圖的背景,這個論點才能成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Q10:什麼是先驗圖示(schemata)?
Jane 的回答:schemata 是 schema的複數。Schema有輪廓、概要、圖解的意思。先驗圖示可以解釋為先前的經驗或是先備知識以圖解、輪廓、概要的意念存在於腦海中。先驗圖示是一種哲學專有名詞。

Q11:什麼是一個文本的寂靜之聲?(P.312)
Jane 的回答:文本的寂靜之聲指的是文字也能告訴我們圖像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本章中提及之圖畫書

1)《快樂的貓頭鷹》(上誼)A9
2)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的《兔子先生,幫幫忙好嗎?》(Mr. Rabbit and the Lovely Present)(上誼)
3)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
4)《世界上最好的識字書》(The Best Word Book Ever)
5)大衛.麥考利(David Macaulay)的《大教堂》(Cathedral)

6)芭芭拉.貝德《黃金書系》(The Golden Books Series)
7)柏柯(Burkert, Nancy Ekholm)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遠流
8)崔納.史考特.希門(Trina Schart Hyman)的《白雪公主》
9)《月亮晚安》(上誼)
10)《逃家小兔》(上誼)
11)安野光雅的《Anno’s Animals》(上誼)
12)圖:艾諾洛貝爾(Arnold Lobel) 文:茱蒂.威爾斯特(Judith Viorst)的《我將修好安東尼》(I’ll Fix Anthony)(
13)《在那遙遠的地方》
14)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的《奇奇骨》(上誼)A9
15)佩特哈群斯(Pat Hutchins)的《母雞蘿絲去散步》
16)艾斯伯格(Van Allsburg)的《魔法奇花園》
17) 布萊恩.懷德史密斯(Brain Wildsmith)的《 Brain Wildsmith’s ABC》

Jane的補充書目】

1)《BOTTOMLEY the Brave》文:Peter Harris 圖:Doffy Weir
2)藍史密斯的《我是美國女總統》(小魯文化)
3)藍史密斯的《花園都記得》(格林文化)
4)約翰伯寧罕的《莎莉,離水遠一點》(遠流)
5) Herve Tullet的《PRESS HERE》
6)邱承宗的《我們的森林》
7)田中宇佐的《禮物》
8)大衛.威斯納的《夢幻大飛行》(格林文化)
9) 瑟巴斯帝安.麥什莫澤的《松鼠先生知道幸福的秘訣》(青林)

Jane的後續待研究的部分】

*嚴淑女在2012/12/19的「嚴淑女談《話圖》」的演講中曾提到《黃金書系》的圖畫書在美國圖畫書的歷史,占有舉足輕重的位子。我很好奇此書系與林真美在《繪本之眼》中提到美國圖畫書的第一黃金期、第二黃金期有沒有關係?








6 則留言:

  1. 幸珍:關於『黃金書系』,有沒有更詳細一點的資訊?妳在2012/12/19的「嚴淑女談《話圖》」的演講中曾提到《黃金書系》的圖畫書在美國圖畫書的歷史,占有舉足輕重的位子。我很好奇此書系與林真美在《繪本之眼》中提到美國圖畫書的第一黃金期、第二黃金期有沒有關係?

    嚴淑女的回應:黃金書戲是美國圖畫書發展很重要階段,和真美說的是一樣的,可以再去查更多資料,和大家分享。

    幸珍:請問還有沒有其他合適的字眼,可以填入「這種統和把文字和圖之間的__變成愉悅的泉源」這句話中?有沒有比用『落差』這二字更好的字眼?

    嚴淑女:落差這兩字我們斟酌好久,就像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圖畫書,文和圖表達完全不同的東西,這種不是圖說明文字內容,而是創造更高層次的幽默,有就是第八章講的反諷,讀者閱讀時看到\圖文高度的落差或說差異,讓讀者得到更大的趣味.

    幸珍:P.308頁提到「華特.翁格(Walter Ong)說過『我們都曾經聽過一張圖值一千字個字。』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為什麼我們要注意它呢?因為一張圖值一千個字是有條件的—通常這張圖必須包含一個文字脈絡,以作為圖的背景,這個論點才能成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段落我看不懂呢!

    嚴淑女:諾德曼再說圖文關係時,結論是文改變圖畫的意義,圖畫除了說明文字也拓展了文字的內容。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這是圖畫書特別之處。諾德曼引用華德翁格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張圖畫蘊含和可以表達的意思有非常多,可以用一千字來形容和說明。就像你看一張畫作。但是圖畫書中要有文字也就是故事來貫穿,作為讀者看這張圖的背景,才能依著故事脈絡說出許多關於這張圖的故事。

    回覆刪除
  2. 關於 填詞 還有沒有其他合適的字眼,可以填入「這種統和把文字和圖之間的__變成愉悅的泉源」這句話中? 我想到『交互作用』這四個字。 這種統和把文字和圖之間的『交互作用』變成愉悅的泉源

    回覆刪除
  3. 嗯~今天我以『快樂的貓頭鷹』、『兔子先生幫幫忙』、『我是美國女總統』、『花園都記得』、『禮物』、『On Market Street』為例,來進行圖、文分開,以及圖文共奏的閱讀試驗,我們細細看圖,也探索圖除了幫忙文說明之外,還提供了哪些文本沒有提到的部分。我們仔細讀文本,也了解文本如何幫圖像下錨,限制圖像的意義,以及補充圖像所沒辦法表達的時間關係~這樣的閱讀實驗,和圖文探索,讓我們對於《話圖》一書第七章:圖文之間的關係有更多的理解和明白~讀懂《話圖》,又能把講出來給大家聽,和大家分享,大家也理解明白,覺得《話圖》很有趣,真是一件痛快的事!

    回覆刪除
  4. 謝謝幸珍給我ㄧ個愉快充實的下午,讓我耳目一新的是..
    《我是美國女總統》本來只聽文字時,覺得主角很忙,校長兼工友,很無趣,但配合圖文,整個感覺不同了,變的生動活潑,讓人會心一笑。
    《花園都記得》當大家先背知識不同,所閱讀書籍種類也不盡相同,因此每人在尋找脈絡就也不一樣,於是就有不同的火花出現。
    每次看見幸珍都很認真的研讀做功課,自己都是空手去,真的很不好意思ㄋㄟ,謝謝妳!

    回覆刪除
  5. 謝謝你的肯定和支持~

    讀書會就是儘量不要讓大家有壓力~有空,就先看~沒空,沒關係,人來就好~人能來,我就很開心啦~

    沒有壓力,可以走的比較長久~

    回覆刪除
  6. 帶領人本來就是要多多準備,從準備過程中,我的收穫也很多~
    謝謝你們的參與,讓我有機會好好讀『話圖』一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