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機會和台中西屯國小的老師們分享我最愛的圖畫書和兒童哲學,我好期待!
我和台中西屯國小的老師們分享我的學習歷程以及接觸圖畫書和兒童哲學之後上心境的轉換和思想的轉變。我原本就是學校的資優生,從小到大第一名,所有的答案和教科書上一模一樣,就連標點符號也一模一樣的那種人,簡而之,就是非常刻板而制式的人。凡事講求效率、精準,上課、閱讀很會抓重點、做筆記的人,所以,當我接觸到圖畫書和兒童哲學之時,那種撞擊是非常之大的。
圖畫書的好,我不是一開始就知道。是慢慢參與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的火金姑讀書會、禮筑外文讀書會以及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的繪本作家饗宴,還有許多的圖畫書講座,還有閱讀許多圖畫書的理論書、工具書等等,才一點一滴慢慢的打開我欣賞圖畫書的眼光。
所以,當有人說圖畫書一本沒幾個字、沒幾頁,還要花200多元去買,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是這樣走過來的。
所以,當有人說《小孩與螃蟹》這種Sad Ending的書不適合介紹給小朋友,就像電視新聞播出太多燒炭自殺會誤導人引發更多的自殺潮,這樣的論調時,我也可以接受,因為,我也曾是這樣的人。
二、三年前,第一次在火金姑讀書會裡接觸到《小孩與螃蟹》,因為是台東縣政府出版的,市面上不容易買到,所以,就買一本收藏,可是回家後,看到結局部分,就束諸高閣,不敢拿此書講給小孩聽時,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和小朋友談論生死、談論結局的部分。對一個大人的我而言,結局還是太震撼了。
像這樣許多原本不能接受或是不喜歡的圖畫書還有幾本,譬如《猴男孩小宙》、《小毛,不可以》、《髒小弟》、《和甘伯伯去遊河》等等,就是因為心裡有一種擔心,小朋友學好的不容易,學壞的一下子就學會了,所以,當朋友跟我介紹《小毛,不可以》多好多好,我可是堅持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讓我的孩子看這種圖畫書的。
可是當我持續參加讀書會還有閱讀許多圖畫書的導讀,持續不斷地、一點一滴感受到圖畫書的美好,我發現我欣賞圖畫書的眼光被打開了,我的心也更加的開放寬廣,許多的界線突破了,我看得見圖畫書裡潛藏的生命智慧以及單純的童趣。
現在,我好愛《猴男孩小宙》和《小毛,不可以》以及《小孩與螃蟹》這些書,從討厭、拒絕到熱愛,這中間的轉換不可謂不大。
我從圖畫書中感受到大人對小孩的理解和包容,小孩的情緒可以如何處理和支持,小孩內心想法的發展和轉折、小孩倒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等等,我對自己、對孩子有不同的眼光和看法,我的教養觀也因為圖畫書而大大地不同,我可以給孩子更大的空間去發展、去探索。
我從圖畫書中感受到大人對小孩的理解和包容,小孩的情緒可以如何處理和支持,小孩內心想法的發展和轉折、小孩倒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等等,我對自己、對孩子有不同的眼光和看法,我的教養觀也因為圖畫書而大大地不同,我可以給孩子更大的空間去發展、去探索。
剛開始接觸兒童哲學時,我也是對於兒童哲學的操作有許多的質疑和不解,不過,楊茂秀老師是不會直接給答案的人,這給我更大的衝擊。初期,上兒童哲學課,總有身上的螺絲被鬆動、零件一個個掉下來、價值觀被沖擊的七歪八扭、我不成我的痛苦感,那時,我的創作力是很豐沛的,因為,每上完一次課,總要寫寫部落格,把自己對老師的觀點上不同意的地方、把內心的衝擊書寫發洩出來才痛快、才舒暢。
慢慢的,一次又一次的,楊茂秀老師帶領我和同學們實際地體驗兒童哲學,我漸漸能感受到兒童哲學的美好和有趣之處。我也慢慢地嘗試帶領國小的小朋友進行兒童哲學式的提問和討論。的確,沒錯,這樣給小朋友機會去讓小朋友提問題,然後進行討論,的確,小朋友是可以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以及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有趣觀點的。
不只帶領小朋友進行兒童哲學式的提問和討論,有幾次機會,我帶領故事志工進行兒童哲學式的提問和討論,因著這樣,讓我享受到《小孩與螃蟹》、《猴男孩小宙》、《公主的月亮》,在眾人的提問和討論下,原本自己沒看到的書中的觀點,也因為別人的分享而了解領受了,我感受豐富而多元的觀點,我感受到飽滿和豐盈,我感受到生命和生命的激盪。
分享完我接觸圖畫書和兒童哲學的過程和轉折之後,我實地以《橘色的馬》為範例說明兒童哲學式的提問和討論,以《公主的月亮》當做是台中西屯國小老師們此次兒童哲學式提問討論的素材。
台中西屯國小老師們對於的《公主的月亮》提問如下:
Q1:為什麼公主都喜歡月亮?(芝)
Q2:如果你是公主,你最想要什麼?(嫻)
Q3:為什麼眼睛大二倍,聰明就會大二倍?(雪)
Q4:為什麼是公主的月亮?(宜)
Q5:為什麼國王第二次不直接找小丑幫忙?(翔)
Q6:小丑平常在皇宮做些什麼事呢?(華)
Q7:為什麼公主要吃那麼多梅子餡餅?(宇)
Q8:公主最後是睡著還是死掉了?(屏)
Q9:公主只是肚子不舒服而已,為什麼要送這麼大的禮物?(文)
Q10:無價的價值是多少?數學家是怎麼算的?(羽)
Q11:公主提出她想要的是不是在滿足國王?
我帶著老師們一題一題的討論。芝提出的這個『為什麼公主都喜歡月亮?』老師們的答案可豐富了。嫻提出的『如果你是公主,你最想要什麼?』,有一位老師覺得這種題目,她都要想很久,因為她想要的東西很多,很多都很好,都很想要,好幾個老師對於這問題的答案都是想要好好休息。老師們,你們真是辛苦了。
關於雪提出的『為什麼眼睛大二倍,聰明就會大二倍?』我問老師們『眼睛和聰明有沒有關係?』然後,我請正方覺得眼睛和聰明有關係的老師說明理由,也請持相反意見的老師們說明理由。
因為時間的關係,老師們的提問並沒有每一題都討論到。於是,有位老師問,那沒有討論到的提問怎麼辦呢?這大概是初初接觸這種兒童哲學式提問討論的人,都會問到的問題。
最後的Q&A階段,老師們有很多的提問,我也一一回答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師說這樣的兒童哲學式的提問,雖然小朋友可以很開放,天馬行空的發言,不過,她認為對於文本的理解也非常重要。我非常同意她的看法。
當我再次閱讀我去年寫的文章《2010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的反思》,以及思索老師們的看法之後,我有一些體悟。我覺得閱讀一本書(圖畫書)『之後』,如果能夠做到『文本分析』、『心得感受分享』、『兒童哲學式的提問與討論』、進而『創作』(短詩、書寫心得、畫圖等等),那就太...太...太....完美了。
文本分析:讓小朋友或是參與讀書會的大人能更深入了解文本的內涵和細節。
心得感受分享:小朋友或是參與讀書會的大人彼此述說個人的心得,讓別人聽到自己的觀點,彼此交流分享,讓閱讀更立體、讓觀點更多元。
兒童哲學式的提問和討論:讓邏輯思考和想像力奔馳,論述能力加增,提供更開放性的思維。
創作:將閱讀一本書帶來的感動,觸發出創作的渴望,或是畫圖,或是訴諸文字寫出心得感想,都是一種創作。
以上每個操作、閱讀策略要建立在『樂趣』之上。
重要的是不是每本書都要這樣操作,都要『文本分析』、『心得感受分享』、『兒童哲學式的提問與討論』、進而『創作』。 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讀者(包含小朋友和大人)已經在享受書的樂趣了。有時,就是讓小朋友有時間、有機會好好的閱讀就好,單純的享受閱讀的樂趣就好,不需要在填寫任何的學習單或是帶領上述的閱讀策略。
經常,就是讓小朋友好好的閱讀,單純的閱讀,單純的享受閱讀,之後,什麼也不需要做。
偶爾,閱讀一本書之後,帶領小朋友進行『文本分析』,讓小朋友感受到『文本分析』的深度閱讀。
偶爾,閱讀一本書之後,讓小朋友有機會口頭發表心得感受分享。
偶爾,閱讀一本書之後,讓小朋友有時間和機會自由的提問和討論,大人能從小朋友提問的問題中,感受到許多小朋友關切的焦點和小朋友的視角。
偶爾,讓小朋友閱讀之後,能有提筆揮灑創作的空間。
閱讀這事急不來,有些事,就是要慢慢澆灌,需要時間長期累積培養,一點一滴。
說這麼多,閱讀,最重要的是,樂趣,當小朋友從閱讀中得到樂趣,像吃糖、吃蜂蜜那樣甜的滋味後,小朋友就會主動閱讀囉!當然,我想,在閱讀的過程中,除了得到樂趣,也同時學到許多的知識和智慧。
轉貼台中西屯國小庭芝老師的留言(2011/12/8)
回覆刪除在歷經幸珍老師至本校給低中高年級的孩子們來場小魯姊姊說故事活動,還有跟本校老師們上了一堂閱讀策略之兒童哲學研習後,這2天我陸續收到同事們的好評,我非常開心,希望有機會再邀請幸珍老師蒞臨本校指導喔~^^~
沒能親臨現場的人,有空時,可以閱讀下面的部落格文章,謝謝。
2011/12/2 與台中市西屯國小1800位學童共讀圖畫書嘉年華會
http://sweetgirl-janetsai.blogspot.com/2011/12/2011122.html
圖畫書和兒童哲學之台中西屯國小篇
http://sweetgirl-janetsai.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