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太郎與信誼基金會執行長的深度對談
時間:2012/2/3
地點:第20屆台北國際書展世貿三館活動區
與談人:五味太郎、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
文字紀錄:蔡幸珍 2012.2.10
著有《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窗外送來的禮物》、《鯨魚》、《小金魚逃走了》、《好想見到你》等等的日本圖畫書創作家五味太郎來台灣,在國際書展和大小粉絲會面啦!
★ 拿什麼書給孩子呢?
張杏如說她以出版社和家長的立場看圖畫書,會從教育出發。這本圖畫書我喜歡,所以我出版這本圖畫書和小朋友們分享,並且從中間建立孩子的閱讀品味。可是到底要拿什麼樣的書給孩子呢?怎麼樣的書算好,怎麼樣算不好,有沒有一種判斷的標準?五味太郎看不看別人的圖畫書呢?
五味太郎說一本書夠不夠好,可以從畫家創作時夠不夠投入來看,如果繪本的整個創作程序,畫家都很投入、很充實,那就可以算是一本好繪本。小孩和大人的落差是小孩子可以感受到畫家的投入。書的決戰場是小孩。
★師奶殺手的顏色
張杏如說五味太郎的圖畫書的色彩中,最吸引她的就是桃紅色。《春天來了》書裡頭的桃紅色,一看到書中的這些桃紅色,對她而言,就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這桃紅色算是師奶殺手的顏色。張杏如很讚賞五味太郎的色彩運用,有時候一個畫面就用了20多個顏色,而且這些顏色很繽紛調和。請問五味太郎在色彩的使用上,有沒有什麼秘訣?
五味太郎開玩笑的說他有學過女性心理學。他下筆上色時,並沒有特別深思熟慮,而是用眼睛去判斷。我想,套一句娜塔麗舒說過的話「這就是我的才華吧!」
五味太郎說他也曾經探索過用許許多多不同的媒材去創作,一直到他遇上了Color Ink(彩色墨水)之後,Bingo!他喜歡彩色墨水的透明、開朗的效果。他說曾經有伊朗的畫作稱讚他白色畫的很好。他說那是白紙上原來的顏色,他覺得白色可以包容所有的顏色、東西。中立。純粹的顏色。
張杏如談到前一天的五味太郎和親子的創意workshop,小朋友的創作作品,讓她很驚訝。她沒有看到五味太郎一個個去教導孩子創作的身影,但是結果很棒!五味太郎就是請工作人員給親子白紙、色紙、剪刀、膠水,然後,五味太郎就自己投入創作當中,一對對親子也跟著五味太郎一起開始動手創作。張杏如相信,就是因為有孩子,才能有這樣的成果,當天如果只有大人,大概沒辦法吧!
這樣美好的經驗,我也有呢!我到中壢圖書館說故事帶活動,說完故事,發給親子白紙、色紙、彩色筆、剪刀、膠水,親子一起動手設計,創作出一幅幅令人驚喜的作品呢!
★相信孩子
五味太郎覺得整個workshop呈現一種氛圍、一種相信,相信孩子,繪本也是如此,繪本就是相信讀者,給讀者空間,一起參與,一起走進那個空間,好的繪本讓讀者很容易進入。一般的故事都有起承轉合,可是五味太郎的故事常常只有起、承、轉,接下來的部分,就是留給讀者去想像、去創作了。
五味太郎說在日本很多的父母會唸繪本給小朋友聽,在台灣也是這樣的嗎?當現場的父母驕傲的承認時,頑皮的五味太郎說不要唸他的繪本給小朋友聽。
或許五味太郎這話會引來誤解,看過五味太郎的圖畫書作品,或許更能明白五味太郎講這句話的意涵。五味太郎的作品,常常是圖像豐富,而文字則是扼要簡潔,如果大人一昧地跟著文字朗讀給小朋友聽,而沒有停下來看看圖像所提供的風景和趣味以及和圖像互動一下、玩一玩,那就大大可惜了。五味太郎的作品用唸的,大概二、三分鐘就唸完了,可是如果大人沒有朗讀,而是讓小朋友自己閱讀的話,小朋友東看西看,邊看圖邊玩圖,一本書或許30分鐘也看不完呢!譬如: 五味太郎的新作《歡迎來到神奇船》,孩子看到的遠比唸的多。圖像內容非常豐富,而文字極簡短卻有為圖像下錨的畫龍眼睛之妙。
繪本就像音樂,繪本是眼睛和心的結合,而音樂則是耳朵和心的結合。張杏如說專家研究人的創造力的高峰期在4到5歲的年紀。她認為創造力進一步來分析就是精進力、敏感力、遇事處理的能力和觀察力。她說五味太郎走在路上,他的觀察力和想像力是打開的,我們一般人走路,可能沒特別注意到什麼,但是五味太郎走路,可能腦海就開始有畫面了,這家的夫妻正在吵架、那家正在吃晚飯、…請問五味太郎走路時,看到什麼呢?
五味太郎說他非常喜歡看東西。現在他坐在世貿三館的活動區,眼睛看得角度和大家恰好相反。他看到『逃生門』,覺得非常貼近,在日本,緊急的時候的出入口是用『非常口』,『逃生門』就是逃了就有生命,很有意思的詞。還有,他看到某個出版社的招牌用了一隻牛當Logo,只看到圖時,他會覺得是間牛排館呢?不過,顯然不是。
★孩子不是問題
五味太郎看孩子,他從來不覺得孩子是問題,問題在大人,現在的大人自己不Enjoy,所以也壓抑小孩。這讓我想到他的著作《大人問題》(已絕版)
張杏如回應說現代的父母愛孩子非常多,對孩子的了解和尊重非常少,對於孩子的選擇的尊重更少。
張杏如邀約五味太郎來親自朗讀他的作品,不過,五味太郎說他認為書本是人和人的溝通,電影是可以大家一起觀賞的,他認為他的書比較合適單獨一對一和小朋友分享互動,而不是在這樣的場合朗讀的,也就是婉轉的拒絕了這樣的要求。不過,這樣也好啦!不會和他先前說過的話「不要朗讀他的圖畫書給孩子聽」相衝突。五味太郎說他的作品是50%作者+50%讀者,也就是他創作完之後,其他的50%就交給讀者去完成囉!
★五味太郎最近的出版品
上誼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五味太郎的作品《三頂帽子幾個人》、《數字在哪裡》、《聖誕節的禮物》和《歡迎來到神奇船》。青林出版社也出版了五味太郎的作品《要到哪裡去呢?》、《捉迷藏捉迷藏》和《黃色的是蝴蝶》。
前天2/8,我看了五味太郎的《三頂帽子幾個人》、《數字在哪裡》、《聖誕節的禮物》,今天則是閱讀《時時少年時》(遠流),真是佩服五味太郎說故事的能力!讚!讚!讚!連我大人也非常enjoy在圖畫書故事之中呢!
★五味太郎的文字書
《時時少年時》是文字書,描述五味太郎的童年故事,更多了解五味太郎的內心世界和想法。我也很佩服五味太郎的細膩觀察力以及觀察力和想像力如何同時發功,讓現實、想像無縫接軌的說故事能力。
《時時少年時》(P.176)提到「他的大聲日本話和小聲韓國話,在我往後遇到有關人與語言,或是人與國家的問題時,總是成為核心情景,常常讓我覺得,面對必須在腦中勉強作出答案時的著急,我的說話方式類似金先生。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我的著急,反而使那個答案顯得特別誇張。」關於這次五味太郎和張杏如的對談,五味太郎心中存有這樣的著急感嗎?
這次對談中張杏如提到五味太郎的色彩繽紛調和,在《時時少年時》的《彩色的庭院》這一篇文章中,五味太郎提及他童年時,到K君家,那裡有各式各樣的人,熱帶風情的溫室植物,外國人、外國語言、外國的運動設施、外國的服裝衣著,甚至連自己家小孩不在、只有別人家小孩在庭院裡任意玩耍也毫不介意的大方,都讓五味太郎感到某種色彩。
他說「現在,我從事使用色彩的工作,當我工作傾向『豐富的色彩』時,便會猛然想起K君家的顏色。同時,也覺得變得和K君家一樣了。這時,我會稍微控制一下色彩。我使用色彩時,會有那樣的緊張,這讓我想起,那時在K君,所謂的外國人家的庭院裡玩瘋了,但也有一點緊張的心情。」
關於張杏如所提到的師奶殺手色—桃紅色,《時時少年時》的《手帕》這一篇文章中,提到五味太郎小時候,怎麼樣絞盡腦汁爭取皮膚白皙、留著長髮的轉學生K的注意。因為K喜歡粉紅色,所以五味太郎的畫作總是櫻花盛開或是彩霞滿天,就算畫運動會,也是白隊和粉紅隊的拔河,甚至連日本國旗都成了桃紅色。後來,他的結論是不能只是大量運用K喜歡的粉紅色就好,而需更仔細觀察、更認真掌握更深邃的地方,也就是女孩心的微妙不可。
我想,五味太郎創作了這麼多討人喜歡的圖畫書作品,也是因為他掌握了童心了吧!這樣想來《時時少年時》這書名取的真好啊!無論現在是幾歲的年紀,能時時保有少年時的童心,才是創作出好的圖畫書作品的秘訣吧!
五味太郎在《時時少年時》的後記提到「少年的工作是觀看。只有這個工作。雖然也會感覺、思考、設計、嘗試,但那些終究是副業,本業就只是觀看。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這麼認為。」正因為五味太郎抱持這種兒童觀,所以他創作的圖畫書富含許多令人驚歎的圖像趣味。
我覺得《三頂帽子幾個人》有呼應到五味太郎的少年觀。
《三頂帽子幾個人》的主角小男孩很愛觀察很愛數數,先是在桌子上數著自己的五顏六色的彈珠,接著一一數著他的玩具,從家中數到空地上,再一路數到街坊鄰居家的豬、雞、馬,…等等。
五味太郎彷彿知道讀者在他的文字引導下,會做什麼動作,然後,還會文字故事和讀者互動一般。真是佩服五味太郎,厲害! 五味太郎畫了一棵橘子樹,五味太郎問樹上總共結了幾顆橘子呢?我當然就是去數一數五味太郎畫了幾顆。結果,我一顆一顆數,我說答案是17顆。一旁的乃誠一口咬定說不是17顆,於是,我想,難道有漏掉了,再數一次,是17顆沒錯啊!乃誠堅持不是17顆。五味太郎則說『光用看的,是看不出來的!』翻頁之後,五味太郎說『但是把它們全部摘下來,就數得出來了。』你猜,樹上的橘子有幾顆呢?五味太郎後續的故事會怎麼寫呢?
讓你猜到就不是五味太郎了~接著五味太郎說『看起來很好吃的橘子,有八顆加七顆,一共十五顆。還有點綠的橘子有6 顆,比較小的有4顆。啊!好可惜!壞掉的有5顆。這就是全部了。』五味太郎還是不直接告訴你答案,想知道的小朋友得心算一下呢!
我喜歡五味太郎的這種敘事的手法,不是那麼的直白,還有點兒生活智慧呢!有些事情,並不是你眼睛所見的那樣喔!不是畫家在樹上畫17顆橘子,樹上總共就有17顆橘子呢!有些橘子長在樹上是畫家沒畫,所以你的眼睛就沒辦法看到的!
閱讀《三頂帽子幾個人》,我更瞭解了五味太郎所謂的50%
作者+50%讀者的意涵,閱讀時,讀者是進入到故事之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