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幸珍2013.6.2
吃飯時,兒子乃誠的一句話「媽媽,妳選一個出版社,每天看三本它的書,然後,妳就可以發現故事的規律。」,讓我大大感受到我和乃誠不一樣的學習方法。
這陣子,我因為要準備上台報告《魯賓孫漂流記》而忙碌著。我試圖用喬瑟夫.坎伯的英雄之旅來解析魯賓孫的漂流歷程。魯賓孫是英雄嗎?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於是我去找「英雄」的定義。我找到希臘文對英雄的解釋以及榮格的英雄原型的定義。我關心的是大師榮格怎麼為英雄下定義?大師坎伯怎麼定義英雄?我沒想到的是我自己怎麼為英雄下定義。或者,我心中存著就算我自己為英雄下的定義,我的定義並沒有客觀性,沒有權威性,將不被教授接受。
喬瑟夫.坎伯的英雄之旅論點是受到榮格的英雄原型的影響,於是乎我上溯去閱讀介紹榮格原型以及心理分析的作品,而克里斯多夫.佛格勒的《作家之路—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則是沿襲喬瑟夫.坎伯的英雄之旅為想創作的人指出一條明燈。簡單來說,我將時間耗在了解坎伯對英雄之旅的每一個細節的說明,了解克里斯多夫.佛格勒的三幕十二步驟英雄旅程,並且認為英雄故事中的故事架構就是這樣。我的研究取徑是我去學一個理論,然後,我將理論套在故事中。試圖去理解、吸收大師對英雄歷程的看法,然而忘卻了自己的觀點。
乃誠的這一句話點醒了我。什麼是故事的規律?大師說的就算嗎?可不可以自己從大量故事中去找出故事的規律呢?可不可以有自己對故事的規律的看法呢?這件事也讓我想到當乃誠說出這一句話時,代表乃誠在閱讀的過程中已經發現了故事和故事之間的某些相同點,產生自己的看法,然後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並不是訴諸于權威。
小說怎麼寫?故事怎麼看?可以取徑大師的智慧結晶作品—《作家之路—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和《小說面面觀》等,也可以自闢一條路徑。很開心在邁入兒童文學研究所的第二年的研究生涯前受到兒子乃誠的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