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蔡幸珍老師是資深閱讀推廣者也是兒童文學作家,著有圖畫書《100隻豬與100隻大野狼》和《東沙的守護神》,譯有《傷心黑洞》和《完美》。她經常上台北廣播電台「幸福生活館」和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分享故事,也常常到全國各地說演故事和演講,分享書的豐富和美好! 【現任】 台北廣播電台FM93.1 『幸福生活館』節目嘉賓、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教育好夥伴』節目嘉賓、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華岡興業基金會故事師資培訓課講師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20151108 故事之後ORID焦點討論法與課程回饋

整理:蔡幸珍2015.11.12


    2015.11.8上午幸珍到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授課,課程主題是故事之後—ORID焦點討論法」,我先介紹什麼是ORID焦點討論法,接著分四組,分別發下圖畫書《下雪日的約定》(水滴出版社)、《22個孤兒》(東方出版社)、《狼寶寶》(小典藏出版社)和《遠足巴士》(小魯出版社)。其中二組設計ORID提問時,以引導學員能找出圖畫書的中心思想為目的。另二組則不預設任何的立場,單純以ORID4各層次來設計問題,並帶領學員進行討論。 

    以下是學員以ORID的四個層次針對這次的ORID的課程進行的課程回饋。




◎學員蓁的 ORID 課程回饋

O(Objective)
1.       以分組方式進行ORID焦點討論法練習,各組繪本為(1) 《下雪日的約定》 (2) 22個孤兒》(3) 《狼寶寶》(4) 《遠足巴士》,共四組。

2.       (1)(3)組以目標導向操作,第(2)(4)組以開放性問題運用。

3.       第一組繪本: 《下雪日的約定》,描述一對平常為死對頭的師生,在下雪日共創的美好記憶。

4.       第二組繪本: 22個孤兒》,描述嚴厲的女管家照顧22個孤兒,後來大象幫忙女管家尋找失蹤孤兒,女管家心境轉變的故事。

5.       第三組繪本: 《狼寶寶》,兔子家出現一隻狼寶寶,兔子爸媽非常疼愛狼寶寶,兔子點點對狼寶寶之間情感轉變的故事。

6.       第四組繪本: 《遠足巴士》,園長想到隔天要去遠足就高興的睡不著覺。結果當天竟然睡過頭,小朋友們熱情分享便當的故事。


R(Reflective)

1.       第一組學員操作ORID時,皆圍繞於「愛能融化孤獨的心」的故事精髓展開提問。此組學員語調輕柔、充滿情感的說故事方式,令我陶醉嚮往,不自覺進入故事情境。

2.       第二組學員自然的提問方式,帶動許多學員的熱烈迴響,大家都能很輕鬆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3.       我覺得初次ORID實作演練,在界定時容易有模糊的感覺,會疑惑不知道問題到底分屬哪一項目?主觀性感受(R)有時與如何詮釋(I)有點相似,覺得容易混淆。



I(Interpretive)

1.       有些學員提到第二組繪本的女管家會聯想到自己擔任老師的身分,也是帶領20幾位學生,必須面對各種不同特質的學生。有些學員認為女管家就像父母角色,因為擔心反而限制孩子發展。

2.       故事老師在設計故事後ORID焦點討論法,需要事先備課,精心設計問題,也必須事先確認有無目標導向?或採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自由闡述各自觀點。

3.       操作ORID無標準答案,訓練孩子提問能力,是一種思考的訓練。可由老師精心規劃、架構題目,一步步將孩子的思緒引領至預設目標上,也可將提問權交給學生,由孩子自由衝撞思考的火花。



D(Decisional)

1.       我覺得經常性地運用故事後的ORID和孩子對話,能讓孩子對故事有所消化整理並得到許多回饋,藉由和孩子的對談內容,更可觀察到目前孩子所處情境,因為每個人都會將自身的情緒、生命歷程、所處情境投射在繪本故事上,因此,從孩子回答(提問)的過程,可獲取許多與孩子相關的資訊。

2.       未來我在操作故事後ORID時,應注意引導孩子完整地敘述,而非使用單字或片段,例如:回答「親情裡勇敢無私的接納與關懷的愛」而非單單回答「愛」,訓練孩子表達完整句型的能力。

3.        22個孤兒》我的心得是許多父母總以愛為名,對孩子進行限制或過度保護,其實孩子的發展,端看父母給予的空間與框架。因此,未來在親子關係上,我也應注意適度的放手,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該因為擔心而箝制孩子飛翔,也期許自己保有一顆童真的心,能進入孩子的世界,貼近孩子的心境。

4.       從故事後ORID的運用演練中,我發現好的問題會引出許多精彩的答案,可從中聽取學習別人獨特的觀點,且ORID各項目的區分也並非絕對的必要,重要的是訓練思考的歷程以及將我們的思路結構化。


◎學員怡的 ORID 課程回饋

O:從上午的實戰練習中,因為要從「希望能引導出固定的中心思想」的設定來檢示繪本的一切內容,再落成題目,有種需要“回推“的思考力,覺得很具挑戰性。在想的過程中,腦袋裡的問句會不斷互相撞擊,邊思考邊在確認我想問的是關於什麼?而這個問題有問到我想問的嗎?或是我會假想他們的可能回答、或是否有因此被我帶到我想要請他們看的面向上。

R:這樣的思考過程,讓我覺得很興奮、很具挑戰,會很想要持續地進行下去。

I我覺得這樣的思考方式,會帶來對故事本身更多細節的探索和探討,能夠更深入地欣賞繪本的內容,不論是在圖像上的或是文字上的。

D:之後我在看每本繪本時,會多多嘗試用這個架構來做思考的練習,增加“看見”繪本的美麗。


◎學員 璇的 ORID 課程回饋

一、「Objective」客觀事實表述
教導「ORID」焦點討論法,它蘊含著四個層次,O代表著「Objective」客觀事實,R代表「Reflective」感覺反應,I代表「Interpretive」詮釋,D代表「Decisional」決定,教師使用問答的方式,確認學生習得此知識。
以小組為單位,使用四本繪本,分別為《下雪日的約定》(水滴出版社)、《22個孤兒》(東方出版社)、《狼寶寶》(小典藏出版社)和《遠足巴士》(小魯出版社),讓學員們在課程30分鐘內,從「ORID」焦點討論法思考繪本,並彙整四個層次問題寫於海報紙中;待30分鐘後,教師邀請每組上台說故事並帶領討論共18分鐘,在同學一問一答中,學員將自己對繪本本身的觀察、想法及創見向大家分享。


二、「Reflective」感覺反應
我非常喜歡這堂課,因為它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各項事務中,如我們在處裡自我情緒、購物或闡述自己的滔滔大論時ORID」焦點討論法都是可以達來被運用的因此我覺得這次參加故事課,真是挖到寶!
三、「Interpretive」詮釋     
學習「ORID」焦點討論法讓我思考到,人其實很容易被自己欺騙,因為客觀與主觀的事情傻傻分不清;像我在課後輔導班工作,時常在處理學童的情緒問題,孩童的情緒往往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他對事情的判讀後產生情緒反應,隨著孩子的情緒波動,使得孩子無法理性的判斷問題的根本,就一昧的生悶氣或瘋狂的向老師告其他孩子的狀;說實在的,孩子本身也知道過多的情緒轉生理反應是不好的,但是他們就是忍不住
四、「Decisional」決定
本次課程學習到了新知,此焦點討論法,我能協助孩子理性的判讀事情與情緒,當孩子能看清楚時,或許可以將低他們對自我情緒產生後引發的生理反應,同時也希望幫助孩子去「思考」。



◎學員薇的 ORID 課程回饋

O
1.    ORID 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哪四個字?
2.    ORID 希望你做什麼樣的提問?不做什麼樣的提問?
3.    ORID與兒童哲學導引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R
1.    ORID四步驟中你最喜歡哪部分? 為什麼?
2.    ORID中最困擾你的是哪部分? 為什麼?
3.    老師講解ORID時你的感受是什麼?


I
1.    你覺得ORID最主要的功能是什麼?
2.    你覺得ORID有沒有特別是用或不適用於哪些類型的繪本?
3.    進行ORID對繪本聽眾最大的幫助是什麼?

D
1.    學完ORID 是否會對你未來的說故事方式有影響?是什麼影響?
2.    你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運用ORID?
3.    ORID帶給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學員 ORID 課程回饋

O:
今天上午學的是ORID 焦點討論法(O=客觀性的事實,R=主觀性的感受,I=我如何詮釋它,D=決定性的行為)。學生一共16人,分成四人一組,共四組。老師將兩組訂為目標型,另外兩組訂為開放型,請每組中一位同學朗讀繪本後,大家以ORID的架構將題目寫在海報上。四組拿到的繪本書名分別是: 22個孤兒下雪日的約定狼寶寶遠足巴士

我們這組被分配到的是以開放型討論22個孤兒。在O的部分我們這組寫的題目較多,底下同學們也能夠在O的部分齊聲的給予回應;相較於O的部分,在RID的部分較少人主動回答。


R:
我覺得運用ORID訂題目很難,我分不清楚我列的題目屬於RI,後來聽到同學們對這堂課的分享時,發現很多同學也跟我有一樣的困擾。

在本組討論時,我在想“如何運用ORID讓孩子們發現故事中的大象原來就是那22個孩子”,因此我不斷提出相關的問題,例如我用O:“大象是什麼顏色? 床單是什麼顏色? R: “你覺得為什麼床單和大象的顏色一樣? I: “為什麼22個孩子要變成大象?” 但是我引導不出D “決定性行為”,可能我運用ORI就可以得到我要的答案,因此無法有下一步 “D!

I:
老師說ORID是一門學問,需要很長時間學習。對於ORID的我學得不夠深,也不太了解,所以我覺得很難。對於開放型和目標型,我剛開始也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在每組上台後,我漸漸了解「開放型」指的是讓聽眾能夠有自己的觀點,並利用ORID協助他們具體的說出“他們的中心思想”。相反的,「目標型」是我有一個觀點,我利用ORID引導聽眾具體的說出“我的中心思想”。

D:
我上網查關於ORID的資料,發現ORID可以應用的層面很廣,從網路行銷,人際關係,到團隊帶領,我想我可以從網路上找到更多ORID的資訊,讓自己更能好好地運用ORID


◎學員潔的 ORID 課程回饋

O:我學到將提出的問題依ORID來作分類的方式,以及發現要將問題確切的歸類,需要更多的操作經驗。

R:我覺得這個分類方式,讓我們在分類的時候,感到困難。

I: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問題更聚焦在我們想要傳達的主要精神上。

D:除了在未來有機會為小孩們說故事時,提問用的,我也覺得,這對於寫作的內容分析也很好運用!因此我會試著把這套方式運用在生活上。


◎學員小米的 ORID 課程回饋

O:今天學習到完整的 ORID 框架要如何建構,並操作了繪本《遠足巴士》的 ORID問題設計。而同學們也討論了其他繪本的 ORID 提問,和比較「有目的性」和「開放性」的兩種題目操作。

R:今天在課堂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狼寶寶》一書,老師很開心的跟我們分享了關於這本書她個人的看法,這論點還真的是說服我了。對於這個故事,蔡老師認為說不定根本就沒有狼寶寶,而是點點不肯承認自己有了弟弟,這很像是老大跟老二爭寵的故事,所以兔子點點一直把弟弟當作野獸狼寶寶。這實在是很有趣的觀點,因此更是說明了繪本的解讀並不是只有故事表面上的涵義,有時候這些圖案或是文 字代表的意象說不定可以衍伸出更多更有趣的意思。


I ORID 焦點討論法比起上週的兒童哲學式的發散思維更有脈絡,我個人比較習慣這種循序漸進的題目設計。當然不是說兒童哲學這種發散式的思維不好,而是感覺由我們大人來做的時候樂趣會少很多,我十分期待之後有機會可以讓孩子們試試看這樣的發想方式。而 ORID 就是比較適合老師來備課分析繪本,透過同學分享和老師講評,我也了解到 ORID 是大方向的框架,並不是要限制你一定要按照或是細分清楚 ORID 的四種階段,在繪本中所要表達的主體意識才是重點。

D:課堂上老師很用心地讓我們實際上去操作了「ORID 焦點討論法」和「兒童哲學的思維發散」兩種方式,可以很輕鬆地就了解了兩種方法的差異和執行時要注意的細節。我認為「ORID 焦點討論法」應該可以用心智慧圖的方式來呈現,因為心智慧圖也可以來呈現 ORID,而且不是用條列式的方式來列舉題目,如附圖,我簡略的做了一張,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討論是我想去試試看的。








1 則留言:

  1. 喜歡看同學們 交的ORID作業,從作業中,不僅可以看到同學們對ORID 的理解、對課堂的回應和收穫,也可以看出同學們的個性,好有意思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