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幸珍 2013/12/4
蔡幸珍和李美華老師以及榮富505班的小朋友合影2013/12/4 |
2013/12/4蔡幸珍到新北市新莊區榮富505班說故事。我準備了小魯文化出版的《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和《好東西》以及聯經出版社的《怪物來敲門》。
聯經出版社的《怪物來敲門》是 12/27晨光說故事的文本,當時我只講了怪物說的第一個故事,這次帶來借給同學。小魯文化出版的《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和《好東西》是我預計要講的二個故事。最後,只講了《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而《好東西》則留待下次再講。不管是演講或是說故事活動,我總是多準備一些,然後看現場的回應如何?如果現場聽眾在故事的某一點產生討論,多花一點時間傾聽和對話,也是很棒的,講不完的故事,就留待下次或是小朋友自己看囉!
《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的封面,作者:張東君,繪者:陳維霖,出版社:小魯文化。 |
書名《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就直接指出爸爸的職業,我請小朋友說說看還有哪些職業別呢?為什麼『海洋魚類生態學家』這個職業別這麼長,這個職業做著什麼樣的工作呢?
書中提到爸爸是生態學家,也就是幫魚做戶口調查的人。大人閱讀到這裡可能很快就讀過去了。和小朋友對話中,我知道小朋友不明白什麼是戶口調查?於是,我請問班上的小朋友家裡有幾個人?分別是什麼人?於是乎,我知道了有些小朋友家裡有4個人、5個人、6個人。其他的小朋友也就明白了什麼是戶口調查。接著我又舉例說明旗魚有1234隻,鬼頭刀有2456隻,飛魚有34567隻....,小朋友問說:故事媽媽,你怎麼知道旗魚有1234隻?
好問題來了!小朋友提出「生態學家怎麼知道魚有幾隻呢?」我把這問題拋給小朋友?有的回答,每一條魚長的不一樣,一條條數,就知道了。有的回答做記號,有一個回答劃出特別的區域,如果旗魚穿過這區域時,就紀錄旗魚數加1,以此類推。這時又有同學提出,那會不會同一隻游過來游過去,重複計算呢?於是又有同學說,計算過的魚,塗上特殊的塗料作為辨別。
故事說到海洋沙漠這一頁時,我問小朋友「看到什麼?」小朋友說看到小魚東東和許多的眼睛,有的小朋友說看到許多的魚鬼魂,有的說那是小魚的眼睛,和東東一樣,想藏又藏不起來,有的說那是想吃小魚的大魚的眼睛,大魚們都想吃小魚東東,可是小魚東東沒地方躲。比照這一頁小魚東東沒有藏身之處和上一頁海洋裡有大貝殼、珊瑚礁等等,小朋友就知道了海洋沙漠是什麼意思了!他們說海洋沙漠就是沒有植物、沒有珊瑚礁、沒有魚的地方。
故事說到東東爸爸帶東東去船上,東東看到人工魚礁這一頁,小朋友說人工魚礁是小魚可以躲藏的地方,是魚的家,也是魚的玩具,魚兒可以在洞洞裡穿過來游過去,躲在這兒很安全,小魚兒就不會被吃了。
「洞洞的人工魚礁投擲到海洋裡,然後呢?會怎麼樣呢?」小朋友們的答案很多,會腐爛、會生黴菌、會變的黑黑的、會長出藻類等等,的確,這也是投擲人工魚礁的用意之一,讓藻類附著於人工魚礁之上,吸引蝦子的吃食,有了蝦子,就引來小鯖魚(小魚),小鯖魚引來鬼頭刀(中魚),鬼頭刀被旗魚(大魚)吃。有小朋友問「那旗魚被誰吃呢?」馬上就有許多人大聲回答:「人類!」啊!人類真的是食物鏈的最上層呢!
關於人工魚礁,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看法,譬如:人工魚礁會不會被魚吃掉?人工魚礁會不會被大海的洋流帶走?以廢棄的車子、廢棄的電線桿當作人工魚礁好像是把垃圾丟進海洋裡的感覺?人工魚礁會不會帶來海洋資源的汙染呢?
一個好故事,引發小朋友的興趣,從對話中,再生出新問題、新觀點,我非常喜歡也非常享受和小朋友這般地漫步在圖畫書的國度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