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幸珍 2012/10/11
講師:黃婉玲
地點:中和圓通寺
中和圓通寺附近的步道的蕨類種類,不如和美山來得多。在中和圓通寺看到蕨類有沙皮蕨、三葉新月蕨、鬼桫欏、台北鱗蓋蕨、粗皮鱗蓋蕨、熱帶鱗蓋蕨、箭葉鳳尾蕨、鳳尾蕨、傅氏鳳尾蕨、半邊羽裂鳳尾蕨、芒萁、密毛小毛蕨、野小毛蕨、稀毛蕨等等。
今天的上課,我認識了4種鳳尾蕨,3種鱗蓋蕨,沙皮蕨和三葉新月蕨,深入去觀察蕨類的孢子囊的形狀和小脈,讓我感受到蕨類之美,我覺得認識蕨類真好玩!YA!
【鳳尾蕨類】
今天共看到4種不同的鳳尾蕨類,分別是箭葉鳳尾蕨、鳳尾蕨、傅氏鳳尾蕨和半邊羽裂鳳尾蕨。葉緣反捲形成假孢膜就是鳳尾蕨這一屬的特徵。
◎箭葉鳳尾蕨:
箭葉鳳尾蕨的孢子葉。點點的黃褐色就是箭葉鳳尾蕨的孢子囊群。葉緣反捲形成假孢膜就是鳳尾蕨這一屬的特徵。 |
箭葉鳳尾蕨的兩形葉。上面是孢子葉下面是營養葉。通長孢子葉比較細長,長的也比營養葉高。 |
箭葉鳳尾蕨 |
鳳尾蕨 |
鳳尾蕨是石灰岩植物,水井邊是鳳尾蕨最愛的所在,所以,鳳尾蕨又名「井邊草」。
鳳尾蕨的葉軸兩側具有葉肉,但它是羽片下延,並未與下一對羽片相連,所以,它還是一回羽狀複葉而不是深裂。
鳳尾蕨的基部的羽片,總讓我想起雞的爪子。
◎傅氏鳳尾蕨:
傅氏鳳尾蕨 |
◎半邊羽裂鳳尾蕨:
【今日明星蕨類:沙皮蕨】
我將沙皮蕨列為今日的明星蕨類,主要是因為中和圓通寺這兒有許多的沙皮蕨。沙皮蕨有二個特徵:一是孢子囊全面著生於葉遠軸面,成熟時,整個葉背彷彿是一張紅褐色粗糙的砂紙。二是頂羽片呈三叉狀。
沙皮蕨的葉背滿滿的孢子囊,乍看之下,有點噁心、恐怖,然而,當我用放大鏡細看孢子囊群時,一顆顆的孢子囊,看起來很像養生的紫米,又像是一顆顆的小珍珠。
沙皮蕨。沙皮蕨的葉背滿滿的孢子囊。 |
沙皮蕨。沙皮蕨的頂羽片呈三叉狀。 |
沙皮蕨。 |
沙皮蕨。沙皮蕨一開始也是單葉,慢慢長成三叉狀的頂羽片。 |
原來,沙皮蕨的頂羽片是三叉狀的,而細柄雙蓋蕨的頂羽片不是三叉狀,再來就是沙皮蕨的孢子囊是全面著生於葉背的,細柄雙蓋蕨的孢子囊則是沿著小脈排成直線。更多細柄雙蓋蕨的資訊,請點閱這裡。
【碗蕨類鱗蓋蕨屬的一北二粗三熱帶】
碗蕨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孢膜是碗狀的,外側是葉片的一角,所以算是假孢膜,內側則是真正的孢膜,但並不是膜質,反而比較接近葉片的質地。兩片孢膜組合而成的『碗』會向下彎曲,開口朝向遠軸面。
碗蕨科的特性:
(1)葉柄基部與根莖僅具毛,而無鱗片。
(2)孢膜碗形、口袋形,或是葉緣反捲之假孢膜。
(3)地生,不具關節。
(4)葉常有下半段成熟,上半段尚在幼葉階段的特性。
碗蕨科的一片葉子,可能有阿公、爸爸、兒子三世代,這是比喻而已,指的就是碗蕨科的特性,葉常有下半段成熟,上半段尚在幼葉階段的特性。
碗蕨類鱗蓋蕨屬的一北二粗三熱帶,指的就是一回羽狀複葉的台北鱗蓋蕨,二回羽狀複葉的粗毛鱗蓋蕨以及三回羽狀複葉的熱帶鱗蓋蕨。
◎二回羽狀複葉的粗毛鱗蓋蕨
碗蕨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孢膜是碗狀的,外側是葉片的一角,所以算是假孢膜,內側則是真正的孢膜,但並不是膜質,反而比較接近葉片的質地。兩片孢膜組合而成的『碗』會向下彎曲,開口朝向遠軸面。
碗蕨科的特性:
(1)葉柄基部與根莖僅具毛,而無鱗片。
(2)孢膜碗形、口袋形,或是葉緣反捲之假孢膜。
(3)地生,不具關節。
(4)葉常有下半段成熟,上半段尚在幼葉階段的特性。
碗蕨科的一片葉子,可能有阿公、爸爸、兒子三世代,這是比喻而已,指的就是碗蕨科的特性,葉常有下半段成熟,上半段尚在幼葉階段的特性。
碗蕨類鱗蓋蕨屬的一北二粗三熱帶,指的就是一回羽狀複葉的台北鱗蓋蕨,二回羽狀複葉的粗毛鱗蓋蕨以及三回羽狀複葉的熱帶鱗蓋蕨。
碗蕨類的一北二粗三熱帶。右起:(一回)台北鱗蓋蕨、(二回)粗毛鱗蓋蕨、(三回)熱帶鱗蓋蕨。 |
◎ㄧ回羽狀複葉的台北鱗蓋蕨
一回羽狀複葉的台北鱗蓋蕨 |
三回羽狀複葉的熱帶鱗蓋蕨。
|
觀察蕨類,除了觀察葉形、回數、孢子囊排列方式、孢子囊形狀,就連小脈都是觀察的重點。密毛小毛蕨具有賓士脈。賓士脈指的就是下圖中的紅色三叉的小脈部分,是不是很像名車賓士的Logo呢?賓士脈又名『小毛蕨脈形』。
出自《蕨妙草山》P.125 |
野小毛蕨。 |
三葉新月蕨的窗格脈。連結十多對的小毛蕨脈形(賓士脈),就成了窗格脈。 |
三葉新月蕨,三葉新月蕨是兩形葉。有孢子葉和營養葉,分得出來嗎? |
三葉新月蕨的營養葉 |
我家小朋友對蕨類有興趣,可惜講座不是辦在假日= =
回覆刪除